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日电(刘燚 刘小义)“早发现早治疗,艾滋病离我们不遥远,但也不可怕!”在2022年12月1日——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四川阿坝州壤塘县“80后”藏族防艾宣讲志愿者尕西严木初如约站在宣讲台上,这是他参与宣艾防艾的第九个年头。

9年来,尕西严木初的足迹遍布青海、甘肃、甘孜、阿坝等地区,宣讲防艾1600余场,受众近40余万人次。
2013年,尕西严木初无意中在书本上读到一个关于艾滋病的故事,对于艾滋病的不了解让他内心充满了恐惧。“我自己会不会有这个疾病,如果有的话,我的妻子怎么办,孩子怎么办?”为此,当时在成都工作的他去参加了防艾知识培训班。
“了解艾滋病知识后,我意识到艾滋病宣传的必要性!”从此,一颗小小的种子便在尕西严木初心里种下。参加完培训后,尕西严木初从成都回到家乡壤塘,立志做防艾志愿宣讲人。
“被嘲笑、被敷衍、不被理解、不被重视是我最初宣讲时遇到的大多数情况。当时艾滋病知识还未大面积普及,大家不了解也能理解,可也说明宣传非常有必要。”尕西严木初说起当时防艾宣讲时的艰难充满了无奈。
“2014年6月,我接触了人生中第一个艾滋病晚期患者,或许那时候才是我进一步决定坚持的开始。”当时作为汉藏双语志愿者的尕西严木初与这位32岁的患者认识,帮他翻译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的治疗事项。“我现在还深刻记得那个年轻小伙子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神态,甚至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尕西严木初说,他们接触不到两个月,这个年轻人便离开了人世。这给他内心造成了巨大冲击,也更加坚定了讲下去的决心。
不论是几个人还是几千人,尕西严木初都认真对待每一次宣讲机会,不论在培训上或生活中,他都坚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2015年,尕西严木初也迎来了宣讲上的转变。在一次宣讲会上,他通俗易懂和幽默风趣的宣讲方式吸引了壤塘县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老师的注意,由此他也受到壤塘县各单位邀约,在各乡镇作为宣讲员出现,宣讲的受众也不断增加。同年,他还被阿坝县疾控中心邀请,前往阿坝县宣讲,自此也逐渐走出壤塘,走向其他地区。
面对不同受众,尕西严木初总结出不同的宣讲方式和输出内容。面临新媒体时代,他还积极学习直播技巧和短视频拍摄。“被理解、被支持、多方协助、多方合作是我们当下的现状!”尕西严木初说,现在不是他一个人在前行,身后有家人、有伙伴、有无数和他一样的志愿者在宣艾防艾的道路上携手同行。

如今,41岁的尕西严木初投入防艾宣讲已走过九年光阴,他还学习了结核病、包虫病、乳腺癌、梅毒、宫颈癌等特殊疾病的预防知识,一并为百姓带去贴心的宣讲。
“从防到治这条路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艾滋病患者心理疏导则尤为重要。”尕西严木初直言这是当下最想要做的事。问起今后的打算,他说,想成立一个艾滋病患者协会,可以和他们一起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内心所想,陪他们走完生命最后的旅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