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风土人文丛书管理暂行办法》印发
2022年12月02日 19:0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日电  近日,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正式印发《成都风土人文丛书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对成都风土人文丛书的定义、编纂要求、审批流程等进行了规定。进一步明确成都风土人文丛书的范畴是“全市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的反映成都山川风物、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地情书籍”,符合国家图书出版相关规定。符合市地志办关于成都风土人文丛书设计的统一规范。版面字数原则上控制在30万字以内”,并在审批流程上对申报立项、项目呈报、书稿审读、项目审批、复核验收、书籍出版等就行了细化。《办法》还对市地志办提供经费支持的相关流程进行了详细规定。

  自2016年7月起,成都市地志办启动成都风土人文丛书编纂工作。截止2022年11月,已出版了《华西坝记忆》《金堂地名故事》《百家百年》等30余部,涉及武侯区、龙泉驿区、金堂县等11个区(市)县,丛书内容精彩,可读性强,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2022年,成都风土人文丛书即将推出《蜀道·天回》《舌尖上的龙泉驿》《丝路青白江》《桂湖诗词》《新津史话》《彭州茶》《天府羊安》《崇州诗词选粹》。其中,《蜀道·天回》主要介绍了天回镇从古至今的发展变迁,以天回的视角望向成都平原,展现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丝路文明的交流碰撞;《舌尖上的龙泉驿》主要介绍了龙泉驿日常乡土饮食的食材、制作方法,描写了不同年代不同物质条件对龙泉驿人饮食的影响、对家乡饮食的感情以及食物中蕴涵的人情故事;《丝路青白江》通过讲述青白江区与古丝路的历史渊源,挖掘古丝路时期的历史文化,传承弘扬丝路精神、丝路文化,服务“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建设;《桂湖诗词》主要介绍了历代诗人、学者吟咏新都桂湖和与之相关的诗词;《新津史话》从南河往事、人物风华、五津风物、史海钩沉四个板块,讲述了新津历史上有趣、有味、有意义、有价值的人、事、物;《彭州茶》主要介绍了彭州茶的历史渊源、现状以及茶文化的情况;《天府羊安》主要介绍了清朝末年到现在羊安街道的人文环境、地域文化和农耕文明以及城乡变化;《崇州诗词选粹》主要介绍了历代崇州人所撰写的诗词,以及非崇州籍诗人描写崇州的诗词,以诗词为载体宣传崇州历史和传统文化。

  下一步,成都市地志办将以此次《办法》出台为契机,进一步充分调动全市地方志工作机构积极性,不断推出彰显中华文明、巴蜀魅力、时代精神的方志成果。一方面依托遍布全市各区(市)县的社区微方志馆(史志阅览室),加强成果配送,提高成都风土人文丛书基层到达率。另一方面持续深化开发利用,丰富表达及传播形式,借助新媒体等平台,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出成都风土人文丛书系列转化成果。(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