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106.66万!中国陆上最深天然气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气流
2022年12月02日 22: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日电(王强 杨迅 刘浪 孙志昀)12月1日,中国陆上最深天然气井—川西北部双鱼石区块开发滚动评价井双鱼001-H6井栖霞组测试获日产106.66万方、无阻流量209.17万方高产工业气流。

  双鱼石区块自2017年开发评价以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高度重视,在试采方案编制、钻井设计审查、钻试实施跟踪及储层改造等方面严格把关,着力“三个强化”,确保产能井成功率100%、有效率100%。

中国陆上最深天然气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气流。
中国陆上最深天然气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气流。

  针对龙门山山前带地貌及近地表地质构造复杂、成像品质较差、构造细节及优质储层不落实等情况,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以“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为核心,突出多信息综合一体化速度建模及超深薄储层精细描述,准确落实构造高点及地层产状,埋深7000-8000米目的层深度误差由攻关前1.5%下降至0.5%,储层预测符合率达90%以上,有效支撑井位部署和实施。

  针对双鱼石区块栖霞组构造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西南油气田在建立多套钻前模型的基础上,采取“地质导向+特殊录井+物探随钻跟踪优化”导向模式,坚持现场地质导向与后方技术支持一体化,形成了24小时沟通监管、评价分析、指令决策机制,突出“一井一策”,实时研判井下情况,调整导向策略,保障地质目标顺利实现。工艺井白云岩钻厚由113米增加至800米,储层钻遇率由70%提高到93%,井均测试日产量由70万方提高到130万方,单井无阻流量最高超500万方/天。

  针对超深、超高温、纵向压力系统复杂和安全密度窗口窄等技术难题,西南油气田构建“管理+技术+实施”多元一体联动、信息协同共享机制,开展区块地应力场及压力预测与钻井提速提效工艺及配套技术研究,形成以“井身结构优化、提速配套工具优选集成、全井段提速模板”为核心的钻井提速工艺,实现复杂超深井“打得成、打得快、打得好”。双鱼001-H6井完钻井深9010米,创中国陆上最深天然气井纪录,为超深水平工艺井地质导向、优快钻井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悉,双鱼001-H6井栖霞组再获高产工业气流,已投产14口井日产气340~360万方,生产效果好,累产气超30亿方,进一步坚定双鱼石区块栖霞组气藏的开发信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