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县巫德举:26年坚守农本调查 用“小账本”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12月06日 19:1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6日电 (黄平 陈建平)“农本调查工作不讲报酬,中籼稻种植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细致活,必须精打细算,记好明白账,我们才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泸州市泸县福集镇团仓村的农产品成本调查户巫德举已近73岁了,从1996年接受农产品成本调查这份工作任务,光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促使他一干就是26年。

  巫德举主要承担泸县中籼稻常规和直报、种植意向、存售粮、农资购买等成本调查。他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身体硬朗的老人把种庄稼当作自己的日常,一支笔、一个小帐本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事农本调查26年,巫德举通过分析农本调查数据,分析农作物涨跌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帮自己和农户合理优化调整种植品种,使更多农户的水稻生产效益实现最大化。

  农业生产是季节性的,农忙季节正是农本调查的关键时期。泸县“9.16”地震中,巫德举自家的房屋受损严重,但正值稻香果熟的季节,省上又急需中籼稻直报数据,巫德举来不及对自己的房屋进行维修加固,立即收集整理第一手数据,常常在忙完一天的农活后才回家吃饭,回家后还要把来自生产一线的数据从那个泛黄的手抄本上再填写到调查表中,就这样早出晚归干了十多天后,才抽空修缮起自己的房屋。

巫德举在田间地头。陈建平 摄
巫德举在田间地头。陈建平 摄

  巫德举总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田地成了新品种、新农药、新化肥的试验田,试验成功后,广大村民前来跟着播种。这些年来,每到春耕季节,村民们总会来咨询巫德举:今年种哪个品种?田里要用些什么肥料?哪些病虫害需要提前预防……时间一长,巫德举成了村里稻谷种植的“风向标”。巫德举二十六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也获得群众的好评和肯定,他多次获得省、市、县表彰。

  “一到播种的时候,都要来问他种什么,我们这些年都跟着他种,他种什么种子我们就就种什么种子,他施肥打药我也跟着施肥打药,这些年来,我们种的稻谷收成还可以。”泸县福集镇团仓村村民陈绍良说。

  “做好农本调查,往大处说能为政府决策做参谋,为国家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为国家出台惠农政策提供参考;往小处讲,还能指导生产,帮助周边群众提高收成、多赚钱。”巫德举说,26年来,他把记账工作看成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个基础数据精心核实、严格核算、细致核对,对自己和农户负责,对国家负责。

  “正是有了像巫德举这样的调查户的坚持和付出,才能构建和支撑起完善的泸州市农产品成本调查体系,为服务‘三农’、促进乡村振兴、推动泸州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打牢基础。”泸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曹茂说,下一步将纵深推进“民心守护”工作,把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做得更好,努力为群众办更多实事好事,为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农户增产增收作出不懈努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