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29个水文基础能力提升 项目100%开工
2022年12月07日 11:1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7日电 (记者 何浠)“新安装了视频测流设备,只要有网络,随时随地都能监测到河道的水文情况。”近日,当谈到升级改造后水文监测设备的使用情况,江口水文站工作人员十分满意。

眉山水文中心集中采购先进设备。
眉山水文中心集中采购先进设备。

  今年5月,总投资783万元的“眉山水文中心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正式开工,其中的一项建设内容,就是对江口水文站的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建。

  作为四川省首个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9月底,“眉山水文中心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便实现成功验收。施工快、外观美、效果佳,为全省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开了个好头。

 整修一新的乐山水文中心苏稽水文站。
整修一新的乐山水文中心苏稽水文站。

  坐在控制室里,乐山水文中心夹江测报中心工作人员操作鼠标,轻松遥控雷达波测流系统小车跨越宽阔的青衣江江面,电脑上实时显示着流量和平均水深等数据。

  “这些水文数据的实时收集,得益于先进技术手段和装备的运用,可以为防汛减灾提供决策支撑。”四川省水文中心水文建设处处长李道彬介绍,水文作为水利工作基础中的基础,过去四川水文系统先进技术手段和装备推广不够,监测自动化程度偏低,严重制约着水文事业发展。

  为破解上述短板,今年,一项旨在进一步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的“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在四川省水文系统正式实施。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新建和升级一批水文监测站网,全面加强在水文监测与洪水预报方面的先进技术、设备应用。

  根据《四川水文2022—2023年基础能力提升建设方案》,四川省将建设706处水文、水位、雨量站点,开展5个水文分中心巡测基地建设,3处水质监测中心,对60处县级测报中心配置急需的无人机、遥测船等水文应急测报装备及基础设施进行建设....。。

  “通过水文基础能力提升,要实现水文信息采集全覆盖立体化、水文监测全要素全量程自动化、水文信息服务智能化以及水文管理精细化。”四川省水文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设覆盖全面、精准高效、智能先进的高质量现代化水文站网,充分应用遥感、遥测、视频解析等技术,推进水文信息采集的多元互补,实现有监测需求的江河湖库全覆盖,建成“空天地”一体的立体水文监测体系。

  每隔半个月,在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下称四川省水文中心)官网的“能力提升项目专题”内,都会更新一份工作简报。

  “这是四川省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建设的工作简报,内容主要为工作资讯、项目进展等信息。”四川省水文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每月的月底和月中,经常会有地区水文中心在催问简报挂网时间。是什么原因,让这份工作简报如此受关注?

  原来,在这份简报中,“省级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进展”一项又被分解为招标进展、开工情况、资金支付等细项,而每个细项后面都附有一份“黑白榜”。其中,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各项进展正常或顺利的市州用红色字体标注,而进度滞后甚至迟缓的市州则会被用黑色字体进行标注。

  “红色代表肯定和激励,黑色代表提醒和点名。”上述负责人表示,通过把工作推进顺利以及进度滞后的市州进行公开,就是鼓励大家向“先进”方对标学习,同时提醒“落后”方及时跟进,“红红脸、出出汗”也是必须的。

  四川省水文中心不仅把“红黑榜”上网公示,同时还在省中心办公大楼设置实体“红黑榜”,及时更新各地项目建设动态,一方面让省上了解各地工作进度,一方面也是对各地工作的一种督促与激励。

  通过多种举措强力推进,目前四川水文基础能力项目建设整体进展顺利。据四川省水文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1月底,60个标段招标完成率98.3%,29个项目开工率100%。(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