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7日电 (朱映江 杨黎明)“我们会在日常巡查中,检查和记录好古树的生长状况,同时对古树周围的环境进行勘察,将森林火灾发生的风险降到最低,确保古树健康生长。”12月6日,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古驿道护林员范正洪和同事在山间进行日常巡山护林工作。
据统计,昭化区共有名木古树1107株,其中一级古树89株、二古树级208株、三级古树810株。入冬以来,为确保森林防火安全和名木古树健康,当地的护林人员每周都会开展巡山护林工作,并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所在林业部门反映。
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结合林长制工作,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开展不定期检查、巡察等管理工作的同时,还通过常态化开展《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宣传,不断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
“去年,我们开展了古树名木的资源普查工作,为每一株古树建立了台账,对每一株古树悬挂了像‘身份证’一样的标牌,在普查的同时,也按照古树的品种,生长状况进行了‘一树一策’的复壮工作。”昭化区昭化镇副镇长焦明海表示,目前昭化镇境内的古树长势都非常健康。

在加强巡护的同时,当地林业部门还常态化开展《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宣传,向大众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的政策法规,提高全社会参与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去年,昭化区林业局对蜀道翠云廊古树昭化段的180余株有树势衰弱、枯枝较多、树体空洞等问题的古树进行了及时修复和复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古树保护宣传力度,搜集并总结古树历史文化资料,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保护古树的行动中来。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持续开展古树抢救复壮工作。”广元市昭化区林业局生态修复站干部陈慧介绍,预计到2032年,昭化区古树各项管理制度将更加健全,开发利用机制更将加完善,古树生态文化旅游价值将得到更好利用,届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也会显著增强。
未来,昭化区将按照《蜀道翠云廊古柏十年保护方案》,对昭化境内的所有古树名木进行保护,维持“翠云廊”景观廊道整体完整性,促进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持续高质量健康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