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三共”联动 绵壤同心携手奏响共同富裕“幸福曲”
2022年12月09日 11:3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9日电(张正银)实施省内对口帮扶本质在推动共同富裕、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一轮省内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绵阳市对口帮扶壤塘县工作队精准把握壤塘“所需”、精心推动绵阳“所能”,注重“思路共商、项目共建、产业共育”,注重调动两地能动性,助力绵壤同心携手奏响共同富裕幸福曲。

  思路共商以绵阳先行经验带动壤塘借力奋发

云上碉房合作社。壤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云上碉房合作社。壤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绵壤双方精心编制《绵阳市对口帮扶阿坝州壤塘县规划<2021—2025年>和年度对口帮扶协作方案,分别出台《游仙区持续深化全域结对帮扶壤塘县的实施意见》《壤塘县持续深化与游仙区全域结对工作方案》,以融入绵阳先行经验、带动壤塘借力奋发。共同商定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思路: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州县决策部署,深刻践行“一线工作法”,始终秉持“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一起拼”理念,以项目建设赋能经济发展,以组团帮扶加速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七项重点工程”(暖心工程、品牌工程、信心工程、强基工程、网点工程、造血工程、民心工程),创新开展“两大组团帮扶”(教育、医疗),全面推进“三位整体联动”(高位推动、全域结对、广泛参与),奋力实现绵壤对口帮扶协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项目共建以绵阳重点支援带动壤塘系统补短

雪宝乳业。壤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雪宝乳业。壤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聚焦城建、交通、教育、医疗、文化、民生、基层组织等关键领域,大力推进“基建补短强弱重点工程”,助力壤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和产业发展。“项目清单”共同编制,围绕壤塘县“155”发展战略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双方共同编制“对口帮扶协作年度项目清单”,2021—2022年规划共计实施绵阳对口帮扶协作项目25个,做到项目规划和实施“一盘棋”。“项目资金”共同投入,按照“对口帮扶资金+县级财政资金+上级补助资金”的模式进行“三合一”资金大统筹,2021—2022年绵阳安排资金7504.5万元,聚焦关键,重点发力,精准投向县城集中供暖等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固根本”的重大基建项目,助力“壤塘短板”迅速补齐。“项目实施”共同推进,建立“1+1+2+2”工作机制(受扶地项目业主单位分管领导+援藏工作队领队+2名援藏干部+2名业主单位代表联系援建项目),正排工序、倒排工期,合力推进、高效建设,2021年度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100%、2022年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90%以上。“项目质量”共同监管,绵壤双方共同组建项目监管组,聚焦对口帮扶协作项目建设前期、中期、后期,全程开展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确保把每一个项目都建成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和示范工程。

  产业共育以绵阳产业援建带动壤塘经济发展

“绵阳造·苏州行”。壤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绵阳造·苏州行”。壤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认真分析壤塘产业现状,既注重对口“输血”、更着力帮扶“造血”,努力将一个个雪域高原“壤塘造”培育成大产业、好产业、优产业。扶持“小产业”,聚焦壤塘“规模小、技术缺、订单少、效益差、生存难”的一批小微企业(合作社),开展理念更新、设备支持、技术提升、规模壮大、市场开拓“五项帮扶”,帮助建立巧妇合作社等7家就业基地。搭建“大平台”,围绕壤塘构建“1+N”生态绿色工业体系战略布局,帮助建设南木达产业园区,打造牦牛屠宰加工、牦牛乳制品特色生产基地;围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融合示范县”安排资金2030万元,打造“悬天净土·壤巴拉”文化旅游目的地;支持“云上碉房”缝纫专业合作社建设600平方米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打造标准化缝纫生产线。深化“广招商”,全面开展绵壤“一体谋划、一体推介、一体宣传、一体招商”。翔风科技等企业联壤开展加工合作、打造“壤巴拉”知名农产品品牌,雪宝乳业与壤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牦牛乳制品加工基地,四川天雄药业来壤建设道地中药材育苗、种植、加工、科研基地,际华3536公司来壤建设来料加工基地。促进“深交流”,全方位开展技术交流,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天雄药业等专家团队数十人到壤蹲点调研一线指导,30余名绵阳机关事业单位专业人才赴壤开展技术服务,安排资金460万元实施壤塘县干部人才培训和大学生创业就业等项目,共计培训干部人才2000余人次、农村劳动力1500余名,壤塘产业发展智力支撑进一步夯实。引领“大消费”,全面落实绵阳市7部门《关于开展两个涉藏县乡村振兴对口消费帮扶的通知》相关部署,着力推动“定向采购+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在绵阳开设“壤塘造”特色产品销售门店,帮助销售壤塘特色产品1000余万元。同时,注重“借船出海”,组织遴选20余类、1000种特色产品,参加“绵阳造·苏州行”活动,并成就1项招商、达成5项协议,助力“壤塘造”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