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巴中借2022“海科会”签约项目金额达174.30亿元
2022年12月10日 22:0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0日电 (苗志勇 王哲)10日,为期4天的“第二十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简称“海科会”)在成都拉开帷幕。当天,四川巴中作为“海科会”主题市举行专场推介会,现场签约20个,投资额达76.55亿元。截至目前,通过2022“海科会”的平台,巴中拟签约项目62个,覆盖电子信息、科技服务、新材料、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产业,签约项目金额达174.30亿元,旨在拼经济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巴中市委书记何平致辞。王哲摄
巴中市委书记何平致辞。王哲摄

  当天,来自四川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四川省相关厅、局主要领导以及四川省高校和省“天府青城计划”专家、省“天府峨眉计划”专家等120余位海内外院士、教授和专家学者,“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选手,海外和境外高新企业代表,签约嘉宾参加本次推介会。

  推介会上,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洪波应邀出席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杨正林作主旨演讲,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视频致辞。

赖明视频致辞。王哲摄
赖明视频致辞。王哲摄

  巴中市委书记何平现场致辞,巴中市委副书记、市长高鹏凌作巴中市投资及人才发展环境推介。巴中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温奇志主持推介会。

  何平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巴中正处于再次创业的历史新时期、后发赶超的关键突破期、振兴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对人才、智力、资本的需求愈发强烈。巴中依托特色优势资源,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大力培育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产业培育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巴中正大力实施“巴山优才计划”“百千万引才工程”,建立2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对高端人才、产业精英、青年科创人才提供1000万元经费支持,各类创新资源加快汇聚;巴中把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列为全市“头号工程”,锚定“全省最优、全国一流”目标不懈努力,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

高鹏凌作巴中市投资及人才发展环境推介。王哲摄
高鹏凌作巴中市投资及人才发展环境推介。王哲摄

  据了解,四川巴中位于华夏中央、秦巴腹地,是国家确定的秦巴山片区中心城市、原川陕苏区中心城市、四川和原川陕苏区唯一的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也是四川首个、西部首批市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首个所辖县区均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市州。巴中有赓续绵延的千年文脉,从“忠勇信义”的古巴人精神,到“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川陕苏区精神和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巴山儿女奋勇前进。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国省支持巴中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产业协作配套基地和北向重要门户枢纽,为巴中的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翅膀”。

投资签约仪式。王哲摄
投资签约仪式。王哲摄

  “海科会”于1995年创办,是由四川省委、省政府、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九三学社中央共同主办,省委统战部(省侨办)、省委组织部(省委人才办)牵头承办的一项重大对外开放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19届,累计引进海外高端人才4110人、高新科技和投资促进项目1100多个、签约金额3230.37亿元。经过多年发展,海科会已成为中国西部与世界人才合作的重要桥梁,中国西部最具影响力的引才引智平台,对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