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4日电(吴平华 张新)3日,宜宾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宜宾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2023年宜宾将“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信息化赋能,坚定不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即: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构建体现宜宾特色、服务全省大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2年以来,宜宾强势进军“一蓝一绿”新赛道,成功获评四川省首批制造强省试点市,有力推动了宜宾由“制造大市”加快向“制造强市”转变。
2023年,宜宾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绘就。宜宾将以绿色低碳为导向,从聚力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等方面,吹响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冲锋号。
全力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

宜宾不仅孕育出闻名遐迩的浓香佳酿五粮液,也催生出首屈一指的白酒产业集群。2022年,宜宾印发《关于加快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启动五粮液高质量倍增工程,五粮液集团营收持续增长,7户企业入选“首届四川省原酒生产企业20强”,预计白酒产业实现营收1000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宜宾要全力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五粮液高质量倍增工程,加快10万吨生态酿酒等项目建设。推动白酒企业品牌梯次发展,统筹资源支持企业扩产能、提质量、创品牌、争市场,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白酒企业。推动产区融合发展,实施整体打造行动,大力塑造“五粮浓香”产区特色,力争白酒产业实现营收1100亿元。
全力打造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作为动力电池之都,宜宾正加快完善“1+N”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2022年四川时代3期、5期及时代吉利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新引进中材锂膜(西南)基地年产20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等配套项目45个、总投资1010.5亿元,预计动力电池产业实现营收超900亿元、增长4.3倍。
2023年,宜宾将加快推进四川时代落地项目开工建设,推动中材锂膜、昆仑电解液、伟能锂业、贝特瑞二期等100亿级重点配套项目如期竣工投产,新增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聚焦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硅碳负极等关键材料性能突破以及研发、检验检测等前沿领域,持续招引一批产业链龙头项目落地,积极争创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推进“光储”“车电”互动发展,丰富动力电池应用场景。
全力打造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
2022年,宜宾高标准规划建设宜宾晶硅光伏产业园,签约落地晶硅光伏产业项目9个、总投资660亿元,英发德耀晶硅太阳能电池和四川高景硅棒切片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开辟了绿色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赛道。
2023年,宜宾将加快横店东磁20GW电池片一期、江苏润阳45GW电池片、英发德耀二期、四川高景二期等项目建设,瞄准硅片、电池、组件、应用示范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快引进拉棒、切片、电池片及专用装备等细分领域配套企业,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项目,加快构建晶硅光伏产业生态圈。积极对接国家电投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太阳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等机构,依托企业建设1—2个晶硅光伏产业研发中心,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全力打造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2022年以来,宜宾数字经济产业异军突起,字节跳动广告审查基地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宜宾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园、宜宾大数据产业园开园运营,成功签约北京天地通西南运营总部等项目14个,预计全年实现营收500亿元。
2023年,宜宾将设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金,抢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中心城市建设机遇,鼓励现有智能终端企业增资扩产,加快向物联网领域转型发展。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延链补链,促进信息服务外包、信息系统集成、软件产品研发等业态发展,高质量筹办数字经济场景发布大会,力争数字经济产业实现营收640亿元。此外,还将聚焦“数字宜宾”建设,加快完善大数据、5G基站等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大脑、智慧政务、智慧园区等项目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全力推动其他产业转型发展
2022年,宜宾页岩气产量达65亿立方米,稳居全国第2位、全省第1位。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医疗器械等产业正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预计分别实现营收160亿元、520亿元、17亿元。
2023年,宜宾将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建成投产天原磷酸铁锂项目,有序推进丝丽雅盐坪坝园区搬迁工作,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凯翼汽车积极拓展整车市场,支持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推广应用。鼓励国药集团宜宾制药公司、普瑞斯等龙头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壮大企业规模。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和产能建设力度,打造全国重要的页岩气生产基地。加快引进和培育总承包一级以上资质企业和“专精特新”建筑企业,力争建筑业总产值增长9%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