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2日电(记者刘忠俊)四川省市场监管局12日透露,该省眉山市东坡区等6个农业农村及新型城镇化领域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突围”,通过专家评审获批立项,建设时间均为3年。
据了解,眉山市东坡区“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示范区”等5个项目获批成为第十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宜宾市筠连县“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乡村治理)”项目获批第五批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
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推进农业农村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助力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的加快构建,为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不断注入新动能。目前已累计建设(含在建)11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94个、5批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11个和4批新型城镇化标准试点4个,通过标准化助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天府故事”正在生动上演。
“标准化+粮食安全”:眉山市东坡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以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坚持规模发展与安全保障并重,围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田间道路、灌溉排水、科技服务、提质改造等构建具有高效、先进、绿色、生态发展特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梓潼县围绕水稻制种、水稻种子加工、社会化服务、种子质量控制、育种创新服务等,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解决种业发展生产成本上涨、基地小而散、劳动力密集、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打造四川最大优质水稻制种“航母”赋能。

“标准化+特色产业”:甘孜州甘孜县聚焦优势特色牦牛产业,推行“放养+补饲”标准化养殖管理,延伸打造牦牛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模式,推动高原特色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写好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标准化建设的新篇章。自贡市贡井区推进大头菜种植、流通和农旅融合的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管理,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全产业链利益分享,推动小小大头菜探出产业融合致富路。
“标准化+品牌建设”:成都市新津区搭建“数字农博+乡村振兴”一站式区域品牌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品牌示范基地和重点用标产品,探索“农博+”产业建圈强链的新路径,打造永不落幕的天府农博盛宴。
“标准化+乡村治理”:宜宾市筠连县建立以“春风经验”为基础的乡村治理标准体系和标准运行体系,探索形成“善治筠州”标准化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