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0日电 (王禹豪)叙永县首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丰岩乌骨鸡”溯源地、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省级非遗“西南苗族踩山节”传承人所在地、四川省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泸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一个个闪亮的标签,让位于泸州市叙永县南部山区,赤水河源头的枧槽苗族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叙永县5个少数民族乡之一的枧槽苗族乡,聚焦“坚韧自信、团结和谐、拼搏奉献、勇争一流”目标要求,围绕民族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着力打造全域乌鸡产业链,持续开展乌鸡品系选育、疫病防控、技术培训、龙头企业培育、销售市场开拓和品牌创建,确保乌鸡产业发展有势头。

砥砺奋进,项目建设提速
叙威高速公路搭建、西南民族工艺馆、“玫瑰计划”乌骨鸡产业园区....。.近年来,随着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枧槽苗族乡,乡党委、政府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破解项目建设的痛点和难点,全力以赴做好要素保障,实现“一条干线,两个互通”构架,建成枧槽苗族乡九龙村乌骨鸡产业园区,“五村一社”村资公司抱团成立丰岩乌骨鸡加工销售公司,西南民族工艺馆已具雏形,为推动枧槽苗族乡民族特色产业“丰岩乌骨鸡”、扎染蜡染苗绣和各农特产“走出去”奠定了坚实基础,全乡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农民的腰包不断鼓起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鼓足干劲,乡村建设提质
“我们乡是越来越漂亮了,空气新鲜、道路整洁,我们饭后出来散散步也很舒服,现在其他乡镇和县城的人都开车来这里吃乌鸡、‘钻'溶洞、赏雪,玩得可开心哩。”正在枧槽苗族乡滨河栈道散步的村民一脸幸福地说道。这是枧槽苗族乡近年来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缩影。从叙威高速枧槽互通下高速,走进枧槽苗族乡,随处可见枝繁叶茂,古村幽静,干净的沥青路不断延伸到寻常百姓家,这是枧槽苗族乡精心谋划,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的缩影。
该乡依托少数民族、自然环境优势,充分挖掘丰岩乌骨鸡文化,全乡5村1社区集体经济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叙永县枧槽苗族乡苗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全域发展枧槽苗族乡丰岩乌鸡产业。近年来,公司精心开展丰岩乌骨鸡保种选育工作,为全乡农户散养、乌鸡饲养场、规模性养殖场提供优质种源。建立林下养殖示范基地,紧紧围绕带动周边农户致富目标,坚持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方向,实施“企业+村资公司+专合社+农户”“强户帮弱户”“一户带多户”发展模式,全力打造了丰岩乌骨鸡产效一条龙服务体系,2022年,公司全年销售额超50万元。
锐意创新,乡村产业提效
“现在政府为我提供了乌鸡养殖技术指导,公司为我建好了‘小鸡别墅’,还提供鸡苗和回收服务,我每天负责喂食两次就可以了,完全不耽误时间,而且现在乌鸡市场完全打开了,一斤可以卖到50元以上,甚至有点供不应求,这对于我们养殖户来说,简直就是大好事啊!”九龙村村民乐呵呵地说道。九龙村是丰岩乌骨鸡的发源地,为擦亮这张名片,枧槽苗族乡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打造养殖示范基地,村民自发建设林下养殖场,全年出栏乌骨鸡达20万羽以上。
“为实现全域乌鸡发展格局,下一步枧槽苗族乡将积极争取专项资金,以丰岩乌骨鸡产业发展为契机,在县城和乡域打造丰岩乌骨鸡文化和体验中心,以叙威高速公路优势,在长秧村打造产品销售中心,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实实在在打响枧槽丰岩乌骨鸡名号,引进更多企业入驻,带动全乡农户养殖增收,为谱写枧槽经济突破发展的新华章而拼搏!”枧槽苗族乡人民政府负责人表示。随着丰岩乌骨鸡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枧槽苗族乡林下养殖、圈养、散养户高达1500余户,带动了7000余人参与养殖或就业,随着乌鸡特色产业日益壮大,其他特色产业也得到带动,扎染蜡染苗绣、高山云雾茶、板蓝根、生猪肉牛养殖、果蔬种植等也逐渐成为大家熟知的品牌,产业集群带逐渐成型,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道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