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金融创新赋能成都国际铁路港外贸高质量发展
2023年02月14日 19:2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4日电 (记者 张浪)14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富林赴成都国际铁路港,对中欧班列、成都国际铁路港产业链、物流枢纽、“海外仓+”及国际贸易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依托陆港平台新优势,加快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一单制”+金融、供应链平台、区块链、内外贸联动等模式落地,扩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改革范围和品类,创新基于“一单制”物权属性的循环质押融资、跨境电商质押融资,推动中欧e单通2.0版系统实现提单签发电子化。

  赋予“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铁路提单物权凭证功能,是激活国际铁路运输贸易融资市场,打造更加安全高效的陆上贸易规则的突破口。四川自贸区青白江片区通过多式联运“一单制”创新,基于国际铁路联运的多式联运“提单”,赋予铁路“提单”物权属性。这意味着,企业可以利用“提单”进行融资,陆运提单也具备了金融属性,实现了“门到门”运输无缝衔接,实现“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

  细数发展,金融助力中欧班列(成渝)高质量发展的脚步一直未停歇。

  2017年4月26日,青白江片区陆港运营公司依托蒂尔堡-成都的中欧班列,开出全国首单基于国际铁路联运的多式联运提单,实现以多式联运提单作为信用证议付凭证。

  2018年11月,在迪拜-钦州-成都海铁联运上,陆港运营公司提供全程服务,实现“一单到底”,以多式联运提单作为最终交付凭证,首次在南向海铁联运通道上应用。标志着多式联运提单应用拓展至海铁联运领域。

  2020年9月,成都国际铁路港签发了首张以成都为核心、连接中欧班列及东向“蓉欧+日韩”海铁联运大通道的跨亚欧大陆桥多式联运提单。

  之后,成都国际铁路港在多式联运“一单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推动“一单制”+供应链平台、区块链、内外贸联动等模式落地。

  中国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与青白江持续深化合作,为成都国际铁路港、中欧班列(成渝)等提供全面政策性金融支持和服务,银政企协同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力成都陆港枢纽发挥比较优势,从内陆腹地转变为开放前沿。

  借助物流通道优势,成都国际铁路港正在做优做强枢纽功能,将物流优势辐射到更多企业,惠及当地市场主体,通过在这里进行货物集散,提升城市的国际贸易分拨能力。

  新产业的崛起,深刻改变了青白江的经济结构。

  依托国际通道和成都铁路口岸优势,2022年全区外贸额首次突破300亿元,近5年全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4倍,并于去年成功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在这些不断攀升的数值背后,是四川自贸区青白江片区创新能力提升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优质营商环境的最佳证明。不断优化的自贸区改革创新政策,以及依托于成都国际铁路港便利运输方式,使这里逐渐成为了国际市场最信任的伙伴,其国际门户枢纽作用持续得到巩固,并将加快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