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9日电 (王珂颖 孔继红)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西南小城德阳广汉市向阳镇高寿村,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申小妹”的驻村第一书记申淼是广汉市纪委监委派驻该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一名纪检干部,她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以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践行驻村第一书记的光荣使命,让村子里发生了一个个可喜变化。

高寿村是川西地区典型的农业村落,小麦、水稻、油菜等是这里的传统支柱产业。
春耕时节,田野上绿油油的一片,望不到边。自打申淼在2021年7月来到高寿村,这里的春耕开始与往年有些不同。
“申小妹,你又来了哦!”“张大哥,我来看看你的小麦长势如何。”申淼口中的张大哥,正是高寿村的粮食种植大户张运林。此前,他因为粮食种植中遇到病虫害防治等问题愁眉不展。申淼积极联系省农科院专家开展“院地合作”,向他推荐了小麦新品种,在保持高产基础上,兼具抗多种重要病害,帮助他解决了难题。
农业新品种为种植户们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于是,在今年的春耕,张运林将小麦播种面积从400亩左右扩大到了600余亩。
要把粮食“饭碗”端稳,就要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在驻村的当年,申淼就带领驻村工作队争取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该项目资金达1300万元,用于硬化田间道路和修建灌溉沟渠,有效推动高寿农业向现代化发展。
“太好了!”看着田里茁壮成长的庄稼,村民唐柳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为我们办了大实事,让我们把这个‘饭碗’端得更稳了。”
“为群众办实事,就要趁热打铁。”第二年,申淼又积极争取到了农业产业园科技服务中心项目,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集特色农产品展示、日间照料、警示教育、为民便捷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中心。该项目可有效提升为民办事服务水平,目前已基本完工。
与此同时,已在市纪委监委工作多年的申淼,尤其注重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精准监督,提出了“工程实时进展阶段”“资金如何分配使用”“项目是否遇到问题”的监督检查“三问”工作法,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除了粮食种植,蔬菜也是高寿村的特色产业。但韭黄、蒜苗等蔬菜的收储期短,制约了蔬菜产业发展。怎么破解这一难题?申淼又动起了脑筋。
在申淼的奔走下,经济果蔬冷藏库很快建成,采取分类包装、单独销售的模式,有效解决了种植户冷藏果蔬难题,极大延长了销售期,仅韭黄一项就增加收益6.8万元,帮助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8万元。
发展旅游业是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乘着以“牛肚火锅”闻名省内外的向阳镇打造“火锅公园”的契机,申淼将目光投向休闲旅游这一高附加值农业。
为了发展“民宿”项目,在去年夏天她冒着酷暑带领驻村工作队多次前往村民家中做工作,鼓励村民将闲置农房改造成民宿,终于赢得了村民们的支持,占地825平方米的民宿项目于当年底完工并投入运营。
“我们将闲置农房拿出来发展民宿,还能得到有偿补助和就地安置,真是一举两得,这都多亏了申小妹和驻村队员们的努力。”村民陈祖国说,在今年春节,前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短短几天就为他们带来了近万元的收入。
帮助村两委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进一步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对脱贫户逐一入户走访,帮助他们就业创业巩固脱贫成果;积极争取资金建设通组路、院落路,有效改善群众出行难题……在不知不觉中,高寿村发生着一个又一个可喜的变化。
“作为共产党员,我应当主动担当作为,不负组织信任;作为纪检干部,我必须严守纪律规矩,不负单位重托;作为驻村队员,我唯有践行初心使命,才能不负群众期望!”申淼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