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9日电 (杜维)近日,在南充市嘉陵区尚好桑茶基地,村民穿梭桑田之间,手指于桑枝间飞舞,忙碌地采摘桑芽;在嘉陵区龙蟠镇长被嘴村、司南垭村,目之所及都是村民施肥除草、俯身劳作的忙碌身影;在东方希望三会养殖场,工人们正忙着调试设备、洗消场地。
近年来,嘉陵区结合自身优势,招引一批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形成独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嘉陵区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为牵引,以新型桑业、优质粮油、优质生猪为主攻方向,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促进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
推动新型桑业提质发展
日前,在嘉陵区双桂镇尚好茶业茶桑基地,上百名村民正抢抓农时采摘春芽。“随着近日气温的回暖,春桑茶进入采摘期,目前正在进行春芽的采摘,预计将持续到3月底,之后便开始桑叶茶的采摘,时间可持续到5月左右。”在茶桑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为抢抓春芽采摘最佳时期,尚好茶业茶桑基地每日有300余人同步进行采摘,广孝寺村及周边许多村民参与到采摘中来。据了解,在该基地采摘的村民,也负责日常的除草、施肥、修枝等管护工作,一些常年在该基地务工的村民,一年的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近年来,以尚好茶业公司为主导的嘉陵区蚕桑现代农业园区,着力推行企业提供资金、专家提供技术、集体组织服务、专合组织管理、群众就地务工的“五方共建”,确保群众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入股股金、销售底金、效益奖金“五金”增收,带动园区新型经营主体吸纳农户2199户入园发展,园区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2.3万余元。
依托栽桑养蚕、缫丝制绸的悠久历史,嘉陵区积极推动传统蚕桑丝绸产业振兴,着力打造蚕桑现代农业园、丝纺服装产业园、桑产业生物科技园三大园区,推动桑产业由“农业主导”向“三产联动”转变,集聚桑蚕丝绸企业30余家,年产值突破160亿元。
2022年,该区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国家桑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并以满分晋升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023年,嘉陵区将聚焦“十大工程”重点任务,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创成功”的总体安排,突出新型桑业,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持续擦亮“中国桑茶之乡”金字招牌。
助力粮油产业稳健发展
随着气温回暖,嘉陵大地处处春意盎然。眼下正是小麦生长期,在嘉陵区龙蟠镇长被嘴村,只见成片的麦苗绵延起伏,世国粮油家庭农场的工人们正在地里给小麦除草。
“今年的小麦长势良好,总共种植了300亩小麦,预计一亩的产量在600斤左右,是个大丰收年。”世国粮油家庭农场负责人贾世国说,该家庭农场面积1000余亩,种有小麦、油菜、高粱、水稻等作物,目前正是小麦和油菜的成长期,及时有效的春管,可以保障粮油作物的产量更高、质量更好。

沿着长被嘴村、司南垭村一路行驶,放眼望去,成片的油菜、小麦覆盖着曾经的撂荒地,田间地头满是辛勤忙碌的身影。近年来,龙蟠镇依托农业公司、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三大主导力量,积极推动实施农村产业“专业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四化工程,如今已有1万余亩撂荒地种上了小麦、高粱、玉米等农作物,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
作为嘉陵区的农业大镇,龙蟠镇在农业发展方面的情况折射出嘉陵区对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2022年,嘉陵区出台耕地保护“十条”措施,全区耕地净流入4500亩,治理撂荒地5.3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5.8万亩;制定高粱、粮油产业扶持专项政策,发展优质酿酒高粱1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07万亩、产量37万吨。
近年来,嘉陵区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推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2023年,嘉陵区将继续深入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扎实抓好流出耕地恢复补充,积极打造粮食安全产业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7万亩以上、产量37万吨以上。
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嘉陵区三会镇观音院村东方希望三会养殖场圈舍内,一排排镀锌铁栏整齐排列,远程操控、自动投喂、恒温设定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目前,在东方希望三会养殖场,设备调试、清洗消毒等工作正在进行,养殖场建设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据了解,该养殖场总投资2亿元,占地270余亩,预计年存栏5000头母猪、50头公猪,年出栏12.5万头仔猪。该养殖场配置洗消中心、员工生活区、环保区,整个养殖场即将投入使用。

“整个猪舍都是恒温区域,安装有全自动投喂系统,猪喝的是专门的饮用水,吃的是‘定制’饲料,就连吹进猪舍的风都要经过过滤,猪舍设备全部自动控制,实现一键化操作。”东方希望三会养殖场筹建负责人张瑜说,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整个猪场都要封场消毒,目前,猪场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即将迎来首批母猪入住“新居”。
大型企业的成功落户,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东方希望三会养殖场项目仅是嘉陵区生猪产业向好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嘉陵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东方希望、天兆猪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下,2022年,该区生猪出栏量超65万头,年末存栏43.3万余头。今年,该区将再建规模以上生猪养殖场3个,计划新增产能6万头。
“为促进生猪产业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东方希望一体化生猪养殖项目和四川天兆公司上市,进一步释放产能。”嘉陵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任海军说,相关部门将继续严把生物安全关,让该区生猪产业得到持续健康、安全稳定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