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30日电(吴平华)近年来,筠连县围绕“基层治理面对面”体系建设,打造一批“面对面”议事室、议事点,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基层自治模式,推进大事要事难事愁事共商,凝聚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共识,推动基层自治与基层治理有效衔接,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搭建议事平台,用好议事协商“金钥匙”。制定《“基层治理面对面”管理运行办法》,设立“面对面”议事室(点)。通过组织搭台、先锋带动、群众当家三级联动,构建基层治理“大格局”。由基层党组织牵头搭建“面对面”议事平台,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协商议事;每月固定“群众说事日”,由党员带头示范,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积极参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172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群众说事台”,广泛收集群众诉求。
搭建“线上+线下”议事平台,畅通群众议事协商渠道。打造“互联网+协商”模式,利用微信群、大美筠连APP、便民服务二维码搭建网上议事厅,引导群众实现“足不出户”协商议事,共解决邻里矛盾、公共服务等事项100余件。依托公共服务阵地每月定期组织开展协商议事,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业主委员会等300余次,积极开展院坝会、妇女议事、“有事来协商”等活动,畅通群众议事协商渠道,激发群众自治活力。
凝聚议事力量,构建议事协商“智囊团”。成立“面对面”议事委员会,设置议委会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各1名,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行业代表、物业管理代表等担任委员,负责协助处理议委会各项重要工作,参与议委会重大会议,凝聚多方力量,有力推动议委会重要决策的落地落实。
组建议事顾问团,壮大议事队伍。将乡镇综治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乡镇属各中心(站所)负责人纳入议事顾问团,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矛盾纠纷等民生实事,由议事顾问团召集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再通过议事会议进行集中商议决策通过后执行落实。
健全议事机制,注入化解矛盾“润滑剂”。建立议事工作机制,明确“基层党建、中心任务、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服务民生、文明和谐、矛盾纠纷”“七必议”议事内容,规范“收集民意、梳理议题、确定议题、做好准备、组织协商、公开结果”“六步走”议事程序,对居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商讨和评议。
构建协商议事体系,通过“群众说事、民主议事、合力行事、大家评事、公开晒事”,让群众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议中来,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激发群众自治活力,推动协商议事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共议事讨论240余次,商议事项200余项,协调处置土地矛盾纠纷30余起。
转化议事成果,推动基层治理“添动力”。组建督导考核领导小组,对议事委员会决议事项跟踪问效,组织广大群众开展民主评议,按照“一事一档”原则,将资料收集整理汇总装档,对“面对面”议事工作严格执行全流程管理,使协商议事工作形成闭环,确保议事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基层治理成效。
优化“面对面”议事考核激励机制,以考评促落实。开展最美农家、最美婆媳、最美致富人、最美志愿者等四项创评活动,评选各级各类“最美”人物1200余人,营造和谐向上社会氛围,激励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根据议事协商成效季度考核基层议事队伍,激励议事顾问在开展工作中切实为民办事,确保民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