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内江市东兴区骑龙村:“两项资金”助力做活“牛经济”
2023年04月04日 10:5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4日电 喂水、喂饲料、处理粪便……近日,在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骑龙村养牛场内,村民马文东正在为年底出栏的牛忙碌着。

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骑龙村养牛场。内江市东兴区民宗局供图
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骑龙村养牛场。内江市东兴区民宗局供图

  骑龙村位于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东南部,共有村民667户2023人,其中回族668人,占全村人口33%,是内江市最大的回族集居村。依托“两项资金”,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骑龙村养牛场在现有养牛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养牛场配套设施,已于2022年6月竣工。

  “配套设施的建设也让我们的日常工作没有那么繁琐,以前我们要一头牛一头牛地喂水喂饲料,粪便也是一堆一堆地清扫,现在有了这些现代化的设施设备,虽然养的牛数量多了,但每天的工作量并没有增加很多。”马文东表示,青贮平台的建立也让饲料来源更加多元化。

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骑龙村养牛场。内江市东兴区民宗局供图
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骑龙村养牛场。内江市东兴区民宗局供图

  “建设供水设施、青贮平台、牛粪处理设施……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骑龙村养牛场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该项目年出栏肉牛100头,经济收益300万元,纯收益50万元,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0万元,辐射带动60户200余名农民致富增收,带动骑龙村乃至顺河镇的养殖业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建设对骑龙村擦亮“顺河牛肉”金字招牌将起到极大程度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助推顺河镇打造“川南牛镇”。

  近年来,骑龙村立足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提出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企业发展“三方”共赢的目标,激发三方热情、盘活闲置资源,积极壮大“顺河牛肉”品牌,做活“牛经济”。

  不仅完善了养牛场的配套设施,骑龙村还发挥顺河镇肉牛养殖的传统优势,大力发展以西门塔尔牛为主的肉牛养殖业,全村培养有养殖大户3户,肉牛年出栏量超过500头,产值超过1000万元。骑龙村还引进四川蜀顺河牛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投资600万元建设牛肉深加工食品厂,年加工500吨牛肉产品,产值预计达1亿元。

  同时,该村还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工作,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作为促进本村经济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契机,从培育技能型、管理型、知识型村民入手,培育家庭能人186名。

  不仅如此,骑龙村还吸引各类人才,持续开展“迎老乡、回家乡、建故乡”活动,以“两项资金”的项目建设回引在外企业家苏尊刚回乡进行骑龙、凤兴连片肉牛养殖。

  “在‘两项资金’的帮扶下,我们做了很多养殖场设施设备的优化升级,有了这些资金,感觉承包养牛场也更有底气了,少了很多顾虑。”土生土长的内江人苏尊刚表示,接下来还将扩大养殖规模,继续优化设施,将顺河牛肉做大做强。

  近年来,骑龙村还同步发展冻库、光伏发电等产业,使自身具备了“造血”功能,年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实现从“空壳村”变成“实体村”的华丽转身,加快了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步伐,为下一步骑龙村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奠定坚实基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