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亚蓉欧十年新征程:“陆港智慧平台”正式上线
2023年04月13日 11:2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3日电 (记者 张浪)12日,位于成都青白江的成都国际铁路港正式启动“陆港智慧平台”建设,在成都国际班列十周年开行之际,在成都海关的大力支持下,成都国际陆港智慧平台正式上线,进出口货物口岸作业效率提升40%以上,标志着成都国际铁路港迈入了数字化、自动化、智慧化新时代,有效助力成都市“智慧蓉城”加快建设。

  近年来,位于青白江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始终以“构建链接全球的亚蓉欧陆海联运战略大通道,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供应链经济重要承载区”为发展目标,强化“一港引领”辐射带动能力。

  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业务量不断加大,口岸、中心站等区域吞吐作业量的日益增长,对与客户的交互模式、与海关的交互模式、与班列公司的交互模式均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作业流程和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开始,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开始对成都国际铁路港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升级建设。

  “经过系统的流程梳理、方案设计,六个月的系统搭建,三个月的试运行,今天,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成都国际陆港智慧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易铁兵谈起平台的建设过程时表示。

  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庞建华表示,在成都国际班列十周年来临之际,陆港智慧平台的正式上线,标志着成都国际铁路港迈入了数字化、自动化、智慧化新时代,取得了创建铁路港高能级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实现陆港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成都国际陆港智慧平台构建出一个基于整个铁路港的全流程全角色的生态圈。把客户——物流企业、货代企业和贸易企业,海关,国铁,班列公司、运营企业等相关业务信息数据订阅到一个平台上,实现全流程协同作业,成都国际铁路港的营商环境与服务质量得到极大提高。”易铁兵表示。

  据悉,成都国际陆港智慧平台坚持可扩展性、可复制性、可维护性的设计理念,在系统智能性、操作交互性以及手机APP功能性等多方面进行优化,目前已成功对接国家单一窗口,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进出口运抵全程采用电子化申报,进场效率提升40%以上。

  依托平台信息化管理,实现货物进场信息前置,工作流程全数字化管控,场内箱位分配和场内计费自动化处理,客户可提前预约进场、自行拍照上传信息等。

  “之前,很多程序都需要操作人员现场办理,智慧系统上线以后我们的吊装司机就可以在手机APP上接单,按‘图’索‘骥’,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外车司机也省去了排队等落箱的时间。”易铁兵表示。

  除此之外,在成都海关大力支持下,通过海关相关作业系统交互共享集装箱核放信息,客户可实时掌握通关与物流状态,体验感明显提升。港区核心业务、总体流量及操作进度均可通过可视化控制塔和数据动态监控呈现在中控大屏端,为管理决策提供最准确的信息。

  未来,成都国际陆港智慧平台还将与海关、国铁等相关单位系统深度融合,争取三年内与东盟、中亚多国的外贸平台系统打通接口,进一步提升国际贸易便利度。同时搭建内陆港多式联运服务平台、“一单制”金融服务平台,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陆海联运枢纽建设,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做出更多贡献。(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