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北川:全力构建文明实践体系 把“文明”送到群众家门口
2023年04月17日 19:2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7日电 (张延  蒋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北川羌族自治县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围绕群众需求,全覆盖构建县、乡、村三级文明实践体系,通过一次次暖心服务、一桩桩惠民实事、一个个理论阵地……把“无形”的文明送到群众家门口,让文明实践的“丰收硕果”惠及千家万户。

文艺志愿服务培训。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文艺志愿服务培训。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日,在北川县永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音乐、健身舞、书法等各类学习课正在进行,专业老师根据每位学员的个性特点,小班教学、手把手指导;新时代课堂、阅读空间、理论政策宣传等功能场所、设施配套齐全,居民既可以休闲娱乐,又能学习知识,一堂堂“接地气”的理论宣讲、一场场惠民文化套餐,成为辖区群众的幸福“加油站”。

  健身队队员龚丽和姐妹们围成一圈,随着音乐跳起了欢快的沙朗。“我们可以定期到这里来学习,还有老师教我们唱歌,感觉很充实,很快乐。”龚丽说,在家门口就可以参加活动,还交到了很多新朋友,自己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不少。

  永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创新“专业+骨干+爱好者”的梯级培训模式,指派专业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文艺志愿服务培训,带动开展羌歌羌舞、舞龙舞狮、快板、羊皮鼓等文化活动,推进所站合一、共建共享,积极打造文化大讲堂、读书角、童伴之家等多功能阵地,精准的文化服务赢得了群众广泛点赞。

文艺志愿服务培训。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文艺志愿服务培训。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永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领到任务后,分批走进市场、学校和居民家中,为群众宣讲安全知识,并对大家提出的社区治理问题进行面对面解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通过进学校、进小区、进家庭,能够更加了解居民的诉求和心声,拉进距离,提升大家的幸福指数。”志愿者任佳兴说。

  派出所民警走上讲台开展“4·15”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主题班会、做陶艺、包饺子……在永昌小学,每周五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课,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学到了新技能,提高了自身素质。“我们以‘羌山雏鹰小小讲解员’为品牌引领,以‘美德润我心,文明伴我行’为实践内涵,统筹构建‘12345’的文明实践运行模式,序列开展开学典礼、主题七彩晨会、少先队主题队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永昌小学党总支专职副书记陈蓉说,永昌小学自建成北川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以来,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北川县结合县域特色,秉承“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宗旨,依托“文明实践地图”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文明实践“同心圆”,建成1个县级文明实践中心、19个乡镇文明实践所、235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100余个文明实践点,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全县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群众人数占常住人口的95%,推动北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扩面、提档升级。(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