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0日电(吴平华 申勇)20日,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示范性巡演、“天籁之音·石海之约”第五届西部民歌展演、“大地欢歌”2023年四川省乡村文化活动年启动仪式、省级非遗兴文苗族花山节展示传承活动等文化主题活动,齐聚在四川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县——兴文县开展。

这个地处四川盆地南缘的兴文县,伴随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西部地区群众文艺和民族民间艺术交流”“西部群众文化品牌”“民族团结”“旅游发展”等关键词,关于主题活动的一段段精彩视频、一张张精美照片在中省市各级媒体平台上广泛推送,瞬间“刷屏”了朋友圈,从不同层面、多个视角展示出苗乡兴文的独特魅力。
兴文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古僰人发展、传承、兴盛、消亡的主要地区,有大坝高装、苗族花山节等国家、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120项,是红军长征的途经地、战斗地、宿营地,建成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兴文公园),目前拥有4家4A级、4家3A级景区,“天下奇观”兴文石海美名远扬。

当前,兴文县围绕“建设宜宾南向开放门户中心”的发展定位,以“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文旅富县”为发展战略,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为发展路径,按“顺势攻坚”的年度主题和“提质进位”的工作基调,加快攻坚突破,城市乡村处处都呈现出你追我赶、真抓实干的生动场景。
入驻兴文经开区的132家企业,正开足马力抓生产、拼经济。晶硅光伏产业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建设争分夺秒,一幢幢厂房和配套用房拔地而起,不到5个月,首片“兴文造”光伏电池片成功下线,即将大规模投产。以竹浆为生产原材料生产竹纸浆模塑餐具的宜宾祥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赶制海外订单,生产日程已经安排到了六月份。宜宾创发住宅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以数字化手段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浇筑养护、切割、蒸养、打包等环节一次到位,效率效益双提升。
走进广袤乡村,春耕场面火热。在兴文县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区的育秧育苗中心科技感满满,智能化、信息化加持循环育秧和潮汐育秧,8-14天即可完成一个育秧周期,种子发芽率达98%,每批次育秧可移栽秧苗1100亩。在共乐、五星、大坝等乡镇的高标准农田里,捕捞小龙虾和机器插秧并存的画面相映成趣,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兴文石海小龙虾提早两个月捕捞上市,销路不愁、“钱景”美好,兴文成功探索出“稻虾轮作”“一田多收”的立体种养模式,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
古宋江城苗族风情森林步行街,建筑、设施、景观都呈现出苗族元素的图案、雕塑等,步行道笔直宽敞,绿植景观错落有致,漫步其间,移步景换,成为热度颇高的“打卡地”。集观光、休闲、美食、特色商品等业态于一体的光明新城夜间经济特色街区,汇聚了兴文石海小龙虾、乌鸡宴、猪儿粑、方竹笋等地方特色美食,华灯初上时,人潮如织,食客大快朵颐,烟火气息浓郁。作为“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核心区的空铁新区,道路、教育、医疗卫生、商业综合体、居民小区等同步推进,建设场面如火如荼。
春潮涌动催人进,苗乡奋进正当时。今年一季度,兴文县集中开工3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05.9亿元,签约1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38.68亿元,涵盖光伏、能源、林竹、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为兴文县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质提升、群众生活改善和建设“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注入新活力、积蓄新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