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巴中平昌:一张文化名片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产业
2023年04月22日 12:0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2日电 (杨超)近日,走进巴中市平昌县双城村,“巴山美村”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沿着整洁宽阔的村道路前行,垃圾箱、路牌标志随处可见,一栋栋鳞次栉比的乡村民宿掩映在花草绿树当中,呈现出一幅“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自从村庄变成景区后,来这里耍的人就多了,尤其是这段时间,餐饮和住宿生意特别火爆,还没到‘五一’节,客房几乎都预定完了。”4月20日,民宿客房服务员冉小菊介绍到。

双城村。(平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双城村。(平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双城村是画家罗中立创作的著名油画《父亲》的原型地,2022年,借助《父亲》文化名片影响力,双城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围绕巴中市“文旅康养产业首位产业”目标定位,正式启动“巴山美村·父亲原乡”三产融合示范项目,实现了双城村“美丽蝶变”,成为巴中乡村振兴建设一面鲜艳的旗帜。

  “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双城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平昌县文广旅局局长向东介绍说,“巴山美村·父亲原乡”项目,是在不改变原来风貌的基础上,用艺术开道,聚焦双城村原汁原味的生态本底、青瓦泥墙的传统村落,独一无二的“父亲”文化,深度挖掘乡土农耕文化和巴山农人精神,将双城村打造成集民宿、艺术、民俗、美食、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集散地,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三十二梁景区。(平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三十二梁景区。(平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双城村嬗变为景区,这仅是平昌县“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平昌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市委“全域旅游突破”发展战略,大力弘扬“崇德向善、尚美实干”平昌人文精神,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多元共生、多业共赢的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生态崛起、绿色发展、文旅富民之路。先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诸多殊荣。2021年8月,成功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截至目前,平昌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全国最美茶园1个、天府旅游名镇1个、四川省研学实践教育基地3个、四川省特色农业主题公园1个、乡村振兴示范片1个,并培育了县域重点旅游企业15个,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59家。三年来,该县年平均接待游客72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63.4亿元,辐射带动近4万人就业,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推动了乡村振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