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4日电 近日,由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成都市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在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共同主办了“天府龙泉山第4届自然观察节——外来入侵生物消灭战”。此次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精彩的“入侵生物无人机精准防控”微型演练,倡议市民用实际行动参与龙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感受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依托生态基底和地理区位,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我们身边,从小到脚下的一只蚂蚁、身边的一棵小草、手中的一朵黄花都可能是外来入侵物种。”成都市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相关负责人指着展板中一张图片说,图中鲜艳黄色花朵的植物就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龙泉山也出现了其身影。
目前,龙泉山上类似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有21种,对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在1275平方公里的山林间,有效防治外来物种入侵,任重且道远。就在去年,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实施了《龙泉山林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治理办法(试行)》。
目前,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共有高等植物116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1种;已知有动物405种,包含国家I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27种。
“摸排自然资源有利于深化把握区域生物多样性情况。如遇外来入侵物种,则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龙泉山林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治理办法(试行)》规定采取相应举措,维护原区域生态平衡。”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高低起伏的龙泉山,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的“家”。有被誉为“中国森林中最美丽动人的树”的香果树、在野外极为罕见的长距美冠兰、有着“爱情鸟”之名的国家II级保护动物红嘴相思鸟……“原住民”在这片自然之境中自由成长,是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成效的缩影之一。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始终将生态保护修复放在首位。”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说。如今的龙泉山,山坡青绿,草木繁盛。无论是植物种群的蓬勃生长,还是鸟儿迁徙而来的繁殖地选择,都释放出强烈的信号: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更多可能。
龙泉山定位建设“世界级品质的城市绿心”,提升的是发展定位,不变的是保护格局。龙泉山,厚植生态本底,让老树与新林交相辉映。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一直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5年累计实施增绿增景23万亩,已逐步为市民呈现多彩自然景观。”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还积极探索“包山头”植树履责机制,通过“创新义务植树履责形式”,提升义务植树的参与感、获得感、荣誉感,努力营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连续5年承接300多家省、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企业、团体、市民参与植树履责,“包山头”义务植树活动累计参与66万人次,营造林2.8万亩、300万余株。
以“绿”为底,成都龙泉山成为成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样本之一。自公园建设以来,按照整个公园作为城市“大型植物园”的思路,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重点,持续开展了森林资源、古树名木、珍贵动植物等保护工作,针对林相单一、生态功能弱等问题,实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全国森林经营重点试点、国家储备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同时积极鼓励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志愿者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持续提升的初步成效,目前动植物已达1574种。
在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之路上,南北延绵的龙泉山,越来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这里是巴山蜀水间一幅绿色画卷,绘写下成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注脚,在蓝绿交融间,让城市的外延与自然进一步接壤,一派山水人城融合的公园城市美好景象正在加速呈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