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简阳农民画:描绘简阳乡村振兴建设美景
2023年04月25日 21:3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5日电(吴平华  周虹廷)崭新的庭院、美丽的花朵、地里怡然耕作的小伙、放学后蹦跳跳跳的学童以及沿路闲逛的老人们....。.这是简阳农民画作者付瑶作品《幸福家园》里描绘的画面。画面色彩鲜明、人物刻画灵动,将简阳乡村欣欣向荣的景象跃然纸上。

农民画墙绘。周虹廷 摄
农民画墙绘。周虹廷 摄

  简阳农民画在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于20世纪80、90年代达到创作高峰,创作出千余件作品,其中入展国家级3件、省级9件、市级40余件。1993年,简阳因农民画及美术创作活动成果丰硕,被原文化部授予“民间艺术(绘画)之乡”称号。随着时代发展重心的倾斜,曾经辉煌一时的农民画沉寂了下来。近年来,简阳市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发展,让农民画焕发生机,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里。2021年,简阳市再次凭借农民画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2年1月,农民画作者张树敏、贺华艳接受央视《朝闻天下》采访报道,让简阳农民画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简阳市着力于本土农民画作者培育,将“村民”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开设了“艺课有约”“乡村艺课堂”等农民画培训班555场次,辅导人员1.331万余人次,培育出以张树敏、付瑶、贺华艳、李罗威等为核心的创作团队。每年还举办了数场讲座、交流、采风写生等,参与人数近千人次;同时简阳市还开展了线上线下农民画专题展,深入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等巡展共100余次,让更多人了解了农民画、喜欢农民画,越来越多的农民画“新苗”正在茁壮成长中。2021年以来,简阳市有7幅农民画作品入展国家级展览,90余幅作品入展省级展览。

农民画扇面。周虹廷 摄
农民画扇面。周虹廷 摄

  漫步在简阳市平武镇尤安村村民聚居点,有错落有致的房屋、整洁的小路,更有清新的空气。聚居点周围有农民画墙绘、农民画装饰的亭子以及农民画艺术酒店,这些给宁静的乡村带来一抹亮色,增添了艺术氛围。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在外闲适散步以及荷塘边垂钓的人们,好不惬意。喜欢绘画的村民,可以去村里的农民画艺术馆,驻足欣赏农民画作品展、观摩写生,倾听农民画讲座,兴致来了还可亲自动笔画上几笔,生活安宁和美。

  简阳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2021年来,简阳市在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时大量融入了农民画元素。不仅在平武镇尤安村开办了简阳首个农民画艺术馆,还在云龙镇、踏水镇建立起了农民画工作室。今年简阳市还将重点打造青龙镇联合村(竹溪间)农民画体验工坊。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观赏体验到农民画,享受艺术和美学的熏陶。

  疫情近三年,简阳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留在村里的人也增加了许多。但是如何在家既能维持生计,又能提高生活品质呢?农民画的出现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段景春是简阳市平武镇人,尤安村农民画艺术馆开馆后,他除辅导村民学习农民画外,还动手制做农民画手绘盘子、簸箕、挂历、摆件等文创产品售卖。带动村民们利用在农民画培训班学到的绘画技能,制作了扇面、丝巾等文创产品,还为挂面、蜂蜜、果酒、酱料等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商家向农民画作者们支付报酬。农产品品牌价值和销量增加了,村民们钱包也鼓起来了,愿意留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多,乡村经济日趋繁荣。

  简阳农民画作为简阳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的发展是简阳乡村振兴建设的一个缩影。接下来,简阳市将继续探索一条适合简阳民间艺术传承的、充分展现简阳本土文化特色的农民画创作道路,助力简阳乡村振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