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彭山携手全国十城 探寻彭祖“出圈”之道
2023年05月19日 20:4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9日电 (记者 刘忠俊)5月18日,首届全国县(市、区)彭祖文化研究暨政协工作交流联席会在眉山市彭山区举行,与会者们以文化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为特点,看山川共美,探寻“彭祖文化”“出圈”之道。

与会者们在彭祖山了解情况。彭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与会者们在彭祖山了解情况。彭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说起彭祖,相信许多人都不会陌生。眉山市彭山区官方资料显示,彭祖晚年入蜀,居彭山象耳山,以彭为姓,死后葬于彭亡山(也称仙女山,今彭山江口街道彭祖山),今墓犹存。在眉山彭山城区内,彭祖文化处处可循,彭祖广场、中国长寿城牌坊、寿星门、“天人合一”城市地标,不断丰富着彭祖文化和城市文化内涵,彭山也成为全国首批三个通过国家认证的“中国长寿之乡”之一。2020年90岁以上全国万人比为32.57,彭山区为55.97。截至2022年底,眉山市彭山区健在的百岁老人有55人,健在最长寿的老人106岁。

  联席会上,与会城市一一分享了自己城市的“彭祖密码”。以彭山区为例,其以“一个不老的地方”作为城市宣传口号,在国际彭祖长寿养生文化节、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的“三月三”朝山会等与彭祖文化关联的文旅活动中发力。1991年起,彭山每5年一次,连续6届高规格举办国际彭祖长寿养生文化节,不断扩大城市知名度。

交流联席会现场。彭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交流联席会现场。彭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彭山,许多年轻人扎进厚重的彭祖文化,“玩”出“新花样”:鹤颜白发带着墨镜,衣着潮流划着滑板,手持文扇气宇轩昂等各种形态的彭祖祖文创产品,时尚又充满历史底蕴,长期亮相海内外各种活动,被众多小年轻追捧。“只有更多新颖、年轻的宣传途径,让彭祖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入影响海内外更多的年轻人,才能把‘流量’变‘流量’。”眉山市彭山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而在江苏的徐州市铜山区,当地规划建设“彭祖文化产业园”,包括籛铿学院、彭祖禅院、彭祖文化国际会展中心、世界厨神网播基地、古法康体中心等,以彭祖养生文化创意化诠释活着的《彭祖经》。

  除了文旅,许多参会者也认为,要用彭祖文化影响和改变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以美食为例,彭山曾推出过“天下第一长寿宴”共18道菜。除长寿宴,被誉为“长寿汤”的彭山漂汤,相传起源于彭祖时期,用棒骨、老鸡吊汤,然后再放入肚条、猪肉、豆腐、凤尾等荤素食材一起煮,最后洒上葱花,煮熟后用专门调制的蘸碟蘸着吃。

  与彭祖有关的城市,许多美食也被冠以彭祖之名。最负盛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徐州“中国彭祖”伏羊节,不仅是徐州夏季的“美食节”,也是许多人的“狂欢节”。“年轻人可能不会太热衷彭祖的导引术、太极什么的,但年轻态的文化会节活动、美食,会得到许多年轻人追捧、打卡。”多位与会者表示,在青春活力滋养下,吸引住年轻人,彭祖文化会持续保持年轻。

彭祖山景区。彭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彭祖山景区。彭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如何让彭祖文化在这其中,以更青春地方式“出圈”?记者注意到,十个和彭祖相关的城市,除彭山,其余分别来自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广西壮族自治区、陕西、甘肃八个省份。与会者们以文化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为特点,感悟双方城市发展的文化脉搏。

  “彭祖文化研究、成果交流合作、信息资源共享是会议的主题,说起彭祖,大家的城市都是绕不开的。”眉山市彭山区政协主席杨红表示,携手,打破地域限制,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合作桥梁,通过彭祖长寿养生文化千年积淀的长寿文化内核,让彭祖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健康长寿。(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