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多面手”朱伟:23年深耕平落坝气田
2023年05月20日 19:3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0日电 题: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多面手”朱伟:23年深耕平落坝气田

  作者:刘梅 陈晓静

  晨光曦微,白沫江静静流淌。5月20日清晨7点,与成都邛崃市平乐古镇一江之隔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平落集气中心站已是一片忙碌。

朱伟在工作岗位上。刘梅 摄
朱伟在工作岗位上。刘梅 摄

  一双帆布手套,被机油浸渍而褪去本色。这丝毫没影响该站站长朱伟“双管齐下”,灵活拧动螺栓的速度。掀开三甘醇循环泵盖板,细细查看滴液接收情况,朱伟脸上凝重逐渐化开……

  安装机油、三甘醇分层收集密闭储液箱,是他带领班组十项技改之一——仅这一项小革新,每年就能减少1吨三甘醇消耗。

  川西坝子沃野千里,坝上有“田”,名曰平落坝气田,于上世纪90年代初投运。朱伟不相信平落坝步入“垂暮”的论断:“三十而已,平落坝还很年轻!”

  妙手回春:着手挖潜老气田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学丢一半……”这是朱伟口头禅。1999年朱伟参加工作就到平落坝。一副金边眼镜,外表斯文儒雅,却一股子“轴”劲儿。23年间,不声不响攒齐一大摞资格证书——增压工、维修电工、巡管工和高级采气工……他成为同事眼里“田秀才”。“师父总说,技多不压身嘛……”实习生肖瑶表示。

  55口气井、197公里集输管线,作为作业区最大集输枢纽,平落集气中心站2020年管辖范围扩编至7个乡镇,刚履行站长的朱伟压力沉肩。

  部分气井开发逾30年,出水量大,产能递减严重,老井挖潜无异“巴骨头”里抠肉。“吃饭睡觉想措施”,朱伟满脑子都是问号。

  摸清家底,摸排潜力井。周边井站来回“拉练”,1米73的个子很快瘦了一圈。泡在仪表前写写划划,笔记本写满红、绿、紫彩色标注,记录不同时段气井数据,便于整理分析。

  2021年,持续50天高温席卷川西。为摸索气井动态,朱伟连续1个月早出晚归,穿梭无人值守场站,用双手无数次调节压力产量,记录开井数据,一待就是一整天,工衣干湿交替,夜晚回宿舍,才发现后背全是“盐粒”。

朱伟带领团队在研究方案。刘梅 摄
朱伟带领团队在研究方案。刘梅 摄

  开采22年的平浅13井“气若游丝”,2020年8月关井。自关井后,朱伟心里老惦记着。摸索老井“脾气”,采取“全周期监测”措施,制定“一井一策”专项方案。2021年底,平浅13井成功复产,朱伟连续5个月持续跟踪,从一月一次、半月一次,到如今每周开一次井,产量稳稳站上5000立方米。

  “平落19井、20井间歇气举,平浅3井增压生产稳定,平落2井利用平落8井套管气间歇注气……”间开井、重点井生产制度和气井动态,每口井特性措施效果朱伟如数家珍。

  2022年,他和同事累计优化12口井生产制度,合理化建议5条,深挖24口气井潜力,间开井累计开井400余次,年度增产500余万立方米。

  “气井是有生命的!”朱伟强调,“救活一口老井,如同医生救活病人,特别有成就感。”

朱伟带领徒弟在岗位一线。刘梅 摄
朱伟带领徒弟在岗位一线。刘梅 摄

  行家里手:携手提质增效

  “小改小革也能当专家”,朱伟不理会别人“土专家”的揶揄。这不,一开年,朱伟一个人跟三甘醇循环泵较上了“劲”。

  脱水装置区循环泵出现不易觉察的少许漏失。询问技术干部,告之是正常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朱伟经过测算,中心站脱水装置三甘醇循环泵漏失量为每分钟5至8滴,完全在标准允许范围内。

  自诩为“强迫症”的朱伟倔劲上来了:“漏失量虽小,但可能造成甘醇浪费和环境污染……”

  通过不断摸索、反复论证,朱伟利用边角料,自主设计一种机油、三甘醇分层收集的密闭储液箱,实现机油和甘醇有效分离。成功将收集漏失的三甘醇回收至地下储罐循环使用,每年创经济价值1.2万元。同时,节约漏失废液处置费0.66万元。

  2022年,朱伟带领班组结合脱水装置运行情况,组织开展系列“提质增效”研究。先后采用干燥机与空压机同步启停、重沸器再生温度优化等多项改进措施,实现脱水装置年节约运行成本13万元。

  得心应手:接手班站自主管理

  随着“中心站+无人值守”的持续推进,中心站管辖范围广、人员多,工作任务骤然升级。“可以,没问题!”似乎是朱伟口头禅。一个井站一个家,想要干好安全生产,首先要把握“家里人”思想动态。

  朱伟作为“大家庭”领头人,不管班员来自哪里,性格怎样,他总能通过班务会、餐前会和大家愉快交流,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小关爱”传递成班组的“大温暖”。

  “有一次夜里狂风暴雨,接到紧急通知,平雅线出现故障,作业区立即组织抢险队,凌晨1点故障点抢修完,站上接指令马上恢复供气,朱站长带头冒雨立马出发。”巡管工高龄回忆。

  漆黑雨夜里,暴雨折断沿途树枝、树干,朱伟一手扒开树枝,一手抡起砍刀截断树干,雨水顺着额头流入眼里。此时,朱伟已顾不及擦拭,铆足力气带领班组员工一路排查除障,全程4公里,用时5小时,顺利到达临济平雅线阀井。听到吱吱气流声,大伙儿鼓掌欢呼。“凌晨气温低,大家赶紧先把衣服换了。”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暖在大伙心里。此时朱伟一身泥,长长舒了一口气,笑了。

  朱伟接手班站自主管理,将企业管理“大制度”优化为班组管理“小方法”。

  据介绍,中心站创新推广井站“二三四五”工作法:即场站“2”要:人要精神,物要整洁;工作“3”有:工作有安排、过程有检查、结果有考核;生产现场“4”无:无跑冒滴漏、无损坏锈蚀、无蛛网垃圾、无违章违纪;员工基本功“5”会:设备会操作,现场会介绍、应急会处置、新技术新知识会学习,过程会记录。

  “管理制度有了,如何提高员工干事创效劲头?”朱伟以学为先,实施“日训、周考、月练”的培训模式,帮助员工制定学习计划,班组内开展“一对一”技能帮扶。两年里,井站员工在技能竞赛中,收获2金3银2铜优异成绩。

  2023年,川西北气矿平落集气中心站“三十而立”。作为西南油气田连续六届三基工作“红旗班组”,朱伟有幸见证并参与。班务会前,朱伟来到荣誉墙,再次用双手捧起这面鲜亮的牌匾,心中留下的是“值得”。(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