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四川日报

教你三招 防AI换脸新骗局
2023年05月26日 09:29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前段时间“ChatGPT”横空出世,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人工智能也就是AI的魅力。但我们也得小心了,骗子们也是懂科技的!上个月,有位郭先生经历了这样一场“高端骗局”,10分钟被骗走了几百万。

  当时郭先生的一位好友微信联系他,这位好友声称自己在外地投标,想找郭先生转账430万元的保证金,甚至还与他进行了微信视频聊天。其实,电话那头根本不是好友,而是骗子!专家分析,极有可能是骗子盗取了好友的微信,再利用AI换脸和拟声技术实施了诈骗。

  所谓AI换脸的逻辑,就是用人工智能的方法,简化视频特效的制作成本。

  简单来说,就是AI提取人脸特征并进行编码。我们是通过五官去认识一个人,而机器是用参数来识别人。我们的脸型、眼睛、嘴巴、鼻子的高度、长度、比例等,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数据库。不过,要想实现换脸,计算机也要学习、总结大量图片,并在不同场景下学习调整相应的参数,这个过程叫“训练”。为了让换脸更加逼真,计算机也努力地给自己补课,像“生成式对抗网络”就是一种深度学习模型。

  不过,AI换脸并不是天衣无缝,AI换脸新骗局当然也有办法“破解”。

  首先,任何人在网上要求你打钱、转账、投资等,都要多个心眼,谈钱的事最好当面谈。

  其次,如果硬要视频认证,可以要求对方用手指、手掌在脸前来回移动,或者将脸左右旋转。如果是AI换脸,这个过程中面部会出现扭曲变形或闪烁。这是因为骗子在训练AI算法时,使用的基本都是正面照片,AI程序很难处理突然出现在脸前的物品,也无法处理侧脸效果。

  最后,也可以加固底层逻辑:只要真人不在眼前,除了看脸听声,那就再加道验证题,比如“咱俩上次吃饭啥时候”之类的。如果对方说在开会、开车中来回避这些话题,那就守好腰包,千万别搭理他!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