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6日电 (赵丞 谭凯)26日,绵阳市住建领域在建工地防洪防汛应急演练现场观摩大会在中交二航局绵阳青石路涪江大桥在建项目举行。

活动由绵阳市住建委主办,绵阳市质监站、绵阳交发集团和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办。上百家在绵建筑施工企业及市区相关部门代表赴现场学习观摩,互动交流,共同助力绵阳建筑施工安全应急管理水平提升。

此次演练模拟了“绵阳西北山区突发极端强降雨,涪江水位迅速上涨,青石路在建涪江大桥施工人员受困,撤离中有人员落水”的场景。面对险情,项目迅速启动预案,并联合相关部门立即开展救援,成功进行了事故预警、安全警戒、应急响应、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等科目的实战演练。
演练现场,工人落水后很快被激流冲向下游,项目部通过工人戴的智能安全帽上的北斗定位系统,迅速确定了落水者位置,并派遣无人机展开空中搜索,锁定目标,为后续营救赢得了时间。这顶安全帽背后带装有芯片,前端还有个摄像头,集成了北斗定位、坠落报警、录像、对讲、一键求救等功能。

中交二航局青石路涪江大桥项目负责人陈柏町介绍说,智能装备是项目运用科技手段护航安全施工的一部分,在安全应急方面,项目还和属地应急、消防、医院等联动,打造防汛救援快速反应“联动体”,通过多次联合推演和实战操练,确保工地在汛期快速反应,系统预防,精准减灾。中交二航局西南分公司负责人表示,青石路涪江大桥是公司在绵阳倾力打造的市政重点项目,在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公司要求项目部认真对照预案,开展经常性的应急演练活动,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的流程,提高对生产安全事故快速反应的能力、应急救援的能力和协同作战的能力。
“这样的防汛演练,针对性强,非常实用。”观摩完演练后,中建三局绵阳项目质量总监廖晓龙谈到,应急演练现场在人员分配、数字推演、资源协调、上情下达等方面有很多借鉴地方,“比如救援应急和消防、医疗机构的无缝衔接等,很高效,值得建筑同行学习。”
2023年,绵阳城建攻坚项目创下近年新高,正在建设项目达207个,多个重大涉水市政工程全面推进。仅在城区,就有青石路涪江大桥、科技城涪江大桥、兴业南路跨草溪河桥、东西第二干道垮清水湾桥、河边中学草溪河桥等多座桥梁同时施工。绵阳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汛期已至,各地要加大隐患整改排查,施工单位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通过防汛演练、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防汛减灾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防汛应急处置能力,筑牢城市建设安全之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