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日电 (记者 刘忠俊)“我们是光荣的锦江安全员,安全生产是我们神圣的职责……”6月1日,随着成都市锦江区企业、执法、救援、街道代表组成的“锦江安全行动宣誓方队”围绕各行业“我是一名安全员”的宣誓,由四川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安全生产月”大戏正式拉开序幕。

记者注意到,本次启动仪式采用“1+N”方式(即一个主会场和N个现场安全宣传展区及安全知识咨询点位)进行,现场播放了应急宣传片,上演了锣鼓、舞蹈、快板等精彩节目,安全知识小问答等一系列活动,约500余人参与了启动仪式。

“说安全道安全,安全话题谈一谈,安全情系千万家,安全连着你我他……”活动现场,伴随清脆的竹板声,朗朗上口的音乐快板节目吸引了不少市民。成都市沙河堡小学“小星星协奏社”带来的交通安全情景剧《交通“小星星”,安全“协奏曲”》同样引来不少人围观。该情景剧由“小星星协奏社”同学们自己编写,并在老师指导下排练演出,目的是增强小学低段学生交通行为的体验感,将感观、视听元素进行场景还原,增强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将交通安全知识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进行运用。

应急装备展区,四川蓝天救援队一台“黑匣子”引人注目,这是一台我国自主研发可伸缩的音视频生命探测仪。该探测仪主要用于狭小受限空间、房屋倒塌废墟等场景中,对生命迹象的确认,视频探头可伸缩25米,可进行360度无死角搜索,带有的LED可调节灯光,在确认被困者位置后,可与其进行沟通,了解被困者状况与环境。该设备在土耳其大地震中展露头脚,发现幸存者1人,遇难者3人,给黑暗废墟中的被困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而在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展示区挤满了人,由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北斗+”应急监测设备和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构建起的“专业化+信息化”应急科技体系吸引了不少人。工作人员介绍,“北斗+”应急预警监测系统通过24小时不间断监测,能快速、自动、准确地获取高精度监测数据,利用三维位置和速率等参数,实现变形可视化、数据分析、预测报警等一系列功能,成功解决人工监测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系统立足四川,辐射西藏、青海、江苏等地的矿山、危化行业领域部分风险源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布设了800余套。

“安全生产月”期间,四川将开展“十大逃生演练”、应急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广泛开展应急科普“五个一”宣传活动,鼓励学校师生阅读一本安全应急科普读本,号召家庭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动员乡村开展一次农机安全技能培训或自查,推动社区开展一次电动车充电安全自查,组织企业职工绘制一张逃生路线图。同时,还将组织主流媒体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及时发布各类安全风险提示信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