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日电 (刘刚 罗搏文)今年以来,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勒乌乡坚持实施年轻干部“墩苗计划”,积极探索干部培养新模式,通过“经常抓”和“抓经常”,努力锻造“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忠诚干净”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接续奋斗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活力。
强化锻炼,铺就成长“快车道”。勒乌乡党委通过建立导师制,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管”机制,采取“1名班子成员+1名年轻干部”的“师徒制”的形式,对年轻干部“手把手、一对一”进行传道授业,使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有人教、有人帮、有人带、有人管,提升年轻干部履职能力,系好年轻干部工作的“第一粒扣子”。截至目前,10名年轻干部全部纳入帮带机制。同时,坚持在一线实战练兵上下功夫,树立“墩苗”在基层、成长在一线的鲜明导向,选派6名干部担任驻村队员,5名年轻优秀干部担任包村组长,推动年轻干部在基层增长才干、历练能力。
筑牢根基,争做业务“内行人”。按照“全面培训、突出实效”的原则,建立每周不少于2小时的夜学制度,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采取“专题辅导、业务讲解、干部互研”的“业务小讲堂”,让单向传授变为双向互动,着力提高年轻干部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目前,已开设13期培训共108人次;坚持周五例会制度,搭建“晾晒”平台,制定“3+3”汇报机制,即每周落实3名年轻干部和3名分管领导,轮流上台汇报工作开展情况、探讨工作思路、分享工作心得,充分展示干部风采,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建舞台,持续提升干部综合能力。
完善机制,严把从政“生命线”。进一步完善《勒乌乡干部管理制度》,更新《勒乌乡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强化考核激励,将工作实绩与目标考核挂钩,坚持结果导向,让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优秀者优先;常态化开展“月纪实、季考评、年考核”工作,“全过程、多方位、立体化”考评年轻干部的现实表现,为精准选人用人提供科学依据;始终把廉政教育摆在首位,由乡镇党委为年轻干部上好从政“第一课”,给年轻干部履职行为划“红线”、设“雷区”,将常态化谈心谈话与“攻心式”谈心谈话落到实处,做到“早提醒、早教育、早改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