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日电 (汤雁)2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六届南宝山羌族集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邛崃举行。

此次活动分为羌族非遗产品展示、羌族刺绣技艺体验式培训、南宝山特色农产品展销、羌族非遗技艺活态展示和传统表演艺术展演五个部分。
活动现场,羊皮鼓舞、羌族沙朗、羌笛表演、羌族山歌等丰富多彩的羌族原生态文化艺术表演让人目不暇接。对第七批成都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全省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四个一批”优秀团队(南宝山“云上羌红”羌文化表演队)颁发了荣誉证书,对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羌年)、四川省级非遗传承人“羌年”木梯羌寨传习所、成都市级非遗传承人直台羌寨传习所进行了授牌。

“羌绣扎根于民间,是历代羌族人民传承于世的一门手艺,希望通过建立该传习所,一是守护传统技艺,促进羌绣更好回归民间。二是守正创新,对羌绣在内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打造羌绣特色品牌。”成都市级羌族刺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直台羌寨传习所负责人冯旸表示。
“此次展示,是汶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邛崃南宝山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交流的良好契机。”据邛崃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邛崃市将紧扣“天府羌寨·云上南宝”的形象定位,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羌文化底蕴,通过举办羌族集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羌历新年等特色节庆活动,实现以节促宣传,以节聚人气。通过带货等方式推广冷竹笋、跑山鸡、高山腊肉、羌绣等优质农产品和独特的羌族文化产品,并围绕“羌文化”IP开发羌绣、羌酒、羌族图腾挂件等系列文旅产品,创造性开发羌族婚俗文化、农耕文化等旅游场景,打造具有羌族民风民俗的沉浸式消费体验,努力建设成都市唯一的羌文化特色示范村落、龙门山羌文化价值转化精品区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