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乐山沐川: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见成效
2023年06月05日 13:0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5日电 (刘刚 陈卫东)近年来,乐山市沐川县以推进实施2023年省级城乡社区治理优化提升行动项目为契机,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突出“软硬兼施”,推动“五社联动”,一幅精管善治的城乡治理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党建引领,激活“红色引擎”

 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沐川县委组织部 供图
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沐川县委组织部 供图

  沐川县坚持党建引领,以“沐光红盟”全域党建联建行动为引擎,突出党建联建品牌建设培育和实体化运作,组建21个特色型党建子品牌,实现党建联建全域覆盖,将党建优势、党建资源、党建力量集成转化为推动城乡社区治理的新优势,打造出了党建联建赋能城乡社区治理的“沐川样板”。

  如今,在全县各个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优势在实践中得以彰显。向天坝社区党支部以“爱心驿站”暖人心,让微光集聚“新动能”,通过提供休息、读书、饮水、充电等便捷、暖心的免费服务,让快递小哥、外卖员等群体不断提升归属感、幸福感和融入感;建和社区由社区党委、党员、志愿者为代表成立沐颐食堂膳食委员会,为辖区特殊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温暖“一老一小”的心;利民坝社区利用“党建+N”模式设立三个网格党支部牵头开展各项工作,联动搭建楼栋长、社会组织队伍、居民代表、党员、网格员、居民组长等N个基层居民自治群体,组成的需求收集网络、政治政策宣导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切实推动“末梢治理”不留死角。

  亲民改造,提升服务体验

社区议事协商阵地。沐川县委组织部 供图
社区议事协商阵地。沐川县委组织部 供图

  “原来社区很狭小,要站着咨询问题,现在搬了新场地,群众来办事,可以实现‘零距离’交流。”近日,70岁的三观楼社区居民陆光友坐在社区休息区,一边喝茶欣赏绿植,一边耐心倾听工作人员答疑解惑。

  据介绍,三观楼社区服务场地的变化是沐川县营造舒适服务环境的缩影,也是见证。围绕解决居民群众揪心事、烦心事、堵心事,沐川县着力优化社区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2022年以来,沐川县整合省级财政补助资金320万元,以及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总工会、四川乌蒙文旅有限公司等县级部门及“爱心企业”资金共计736.8145万元,用于亲民化阵地和社区服务项目建设,先后对第三批省级基层治理示范单位试点的向天坝社区、三观楼社区、建和社区、利民坝社区4个社区进行了亲民化改造。改造后的社区均超过400平方米,全县社区亲民化改造总面积达3500平方米,并以点带面,做好全县社区服务“加减法”,切实减少社区“行政化”办公区,按需增加社区居民活动、服务综合空间,打造出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园、社区志愿者和社工服务站、社区居民邻里活动空间为一体的高颜值社区治理“四有”标准新场景,通过区域功能划分,提升“软”实力,构建有温度、有热度、有情怀的生活社区氛围,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和便捷度。

  多元聚力,回应群众关切

开展免费义诊。沐川县委组织部 供图
开展免费义诊。沐川县委组织部 供图

  “马上要放暑假了,我们正在筹备暑期儿童夏令营,解决辖区部分家庭子女‘看护难’的问题,同期还要举办老年人健身操大赛,让辖区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富足、更充实。”近日,沐溪镇“沐小溪”志愿服务队队长李攀介绍。

  据了解,沐川县将优质的力量引进来、将分散的资源联起来、将广大的居民力量聚起来,直击社区治理的难点,让幸福“抱团”,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形式,为辖区居民提供“一老一小”关爱、困难人群帮扶、居民邻里融合、经济社会发展等七大类服务,实现让人民群众“唱主角”,治理工作“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依托沐川县社会组织孵化园平台,以“五社联动”为项目载体,以“传帮带”的工作形式,分别在沐溪镇4个社区23个村各建立起一支“沐溪镇沐小溪志愿服务队”,总人数超过600人,为沐川县本土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目前,沐川县通过“外引内育”和“以社孵社”的模式,已成功培育公益慈善、社区服务、议事协商等5类社会组织共计23家,成员达2000余人,引导社会组织成员参与各项城乡社区治理工作200余次,解决居民实际问题90余项。(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