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8日电 (刘刚 廖春阳)近年来,乐山市金口河区全面贯彻“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要求,在闲置资源盘活、自主创新发展、入股优质产业等方面多点发力,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资产盘活、示范带动,打造文旅产业集群
据介绍,如今走进金口河区永胜乡顺河村“花涧过”民宿,白墙青瓦、亭台楼阁,前有“五小天池”点缀其间,中庭有鱼儿嬉戏、莲花盛开,后有园林景观,游客或闲散小憩、促膝畅谈。
2021年,永胜乡顺河村党支部抓住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契机,积极争取中省财政资金100万元、乡村振兴等资金40万元,将闲置的原花茨村办公楼及其附属建筑改造成集餐饮住宿、休闲品茗、农耕体验等为一体的精品民宿。随着当前旅游产业的兴盛,“花涧过”民宿在大瓦山景区一炮而红,2022年实现利润近百万元,为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此外,顺河村党支部鼓励周边群众共同发展、共享红利,由“花涧过”提供指导,统一规划,带动周围群众发展民宿17家,形成集聚效应,打造综合文旅休闲功能区,景区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户年均增收5万元,群众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干劲更足。
支部引领、头雁带动,打造致富“梦工厂”
2021年,生猪产业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导致金口河区的生猪生产规模缩小,养殖效益难以保证,稳产保供压力剧增。永胜乡黎明村党支部书记邹英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邹英明在一次外出学习后,决定抓住市场风口发展生猪规模养殖,但较大的市场风险,让村民们产生了极大顾虑。邹英明在村“两委”达成一致共识的前提下,让村“两委”班子反复开展群众工作,带领群众外出考察学习,并率先拿出400余万元用于修建养殖场的启动资金。在邹英明的带动下,黎明村群众纷纷下定了决心,最终集体筹集了700万元资金成立了黎明村星光农业服务中心,建成年出栏生猪6000头规模的养殖场,踏上了致富之路。
为进一步扩大规模,2022年,黎明村整合中省财政资金100万元以村集体设备入股的形式投入养殖场,全年出栏生猪1100余头,实现纯利润超1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48万元。
产业发展、支部配套,山坡上的“莓”好生活
据了解,位于永胜乡迎新村9组的苦桃坪,海拔2000米左右,气候凉爽湿润,昼夜温差大,海拔高且没有虫害,是种植高山蓝莓的好地方。迎新村返乡农民工何启全经过多方考察,毅然返乡创业,投资600余万元在乡村两级的支持下,从集体流转了1000亩荒山开启了蓝莓种植之路。
2018年,经过数次村民会议、多轮计划商讨,迎新村整合金口河区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600万元以集体经济入股形式投入蓝莓基地中,用于1000亩蓝莓基地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蓝莓苗木采购等。同年,村“两委”积极对上汇报,先后争取乡村振兴等项目资金1400余万元,用于修建产业路、完善园区标识、冷链仓储设备等,积极改善了基地生产条件。
截至目前,该基地已产生分红30余万元,每年带动周边群众务工上百人,人均增收5000元,为迎新村产业发展、群众致富增收提供了“动力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