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5日电 (唐林)近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辣子哨村召开了四川省烟叶减工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观摩,让全体人员“沉浸式”地体验了一把烟草农机农艺融合发展“黑科技”。
“很有攀枝花特色”“让人眼前一亮”“给我们提供了比较好的经验、带来了启发”……与会嘉宾们纷纷被现场的各类农机农技圈了粉,点赞声此起彼伏。
攀枝花市仁和分公司烟叶生产科科长杨章明自豪地说:“这一切都得益于烤烟机械化生产创新工作的大力开展。”
“平原畅通无阻、山区寸步难行”是农机具在山区推广的真实写照。攀枝花烟区多为丘陵山区,烟农对于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十分迫切。为了满足烟农对高效、轻便、耐用农机具的需求,近年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围绕“烟草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烟田宜机化改造、农艺宜机化再造,研发、引进了一大批烟草农机,覆盖烤烟种植全过程,试点县区初步达到全程机械化,播种、剪叶、耕地、起垄、打塘、植保、培土等成熟农机具推广率达100%,移栽、覆膜、水肥一体化、编烟、生物质烘烤等示范农机具推广率达80%以上。
“今年种烟轻松多了!原来需要干15天的活,现在一个星期就能干完,真的是省时省力省心省钱!”烟农赵俊望着自家80亩烟叶生机盎然的景象,喜上眉梢地对笔者说。
针对农机适应农艺难度大,农艺适应农机探索少的瓶颈,仁和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率先围绕农机农艺融合开展了一场“技术大革命”,通过将“覆膜铺管一体机、水肥一体、打孔膜、移栽器”等农机器具与“先膜后烟”技术深度融合,对全区烤烟移栽流程进行了再造,实行“整地—起垄—覆膜铺管—栽烟—滴水”五步栽烟法,并将烤烟移栽过程的九道工序融为一体,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不看广告看疗效。今年,仁和烟区烤烟移栽覆膜从原来的3人2工序变为1人1工序,移栽用工从原来的3.3个降低至1.5个,生产周期内亩均用工量从原来的20.3个降至10.2个,降幅49.7%,受到了烟农朋友们的一致点赞。
“最近4、5年,烟草公司下大力气推广全程机械化种植烟叶,免费提供一批轻简农机具给我们使用,又补贴资金给我们购买相应的农机具,我家现在基本上配齐了种烟的农机具了。”烟农赵俊满脸喜悦地说。
今年,是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起步之年,攀枝花烟草紧紧围绕共同富裕,以单元格为突破口,创新开展了“农机共购、农机共用、农机共养”模式。目前,运用在移栽环节的覆膜铺管一体机农机具通过行业、烟农共同出资,购机成本由4300元/台购机成本降至3800元/台;以互助小组组长牵头协调农机使用,农机的工作效率也从原来的5亩/天直接翻番,提升到10亩/天;培养职业烟农为专业机手,牵头负责农机维修,执行专人专修,农机维修成本降低28%。烟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今年,在张师傅生产单元格组织下,我们社的20余户烟农每家出资600块,买了3台“小白龙”,张师傅还找人给我们把小白龙改造好,我们只管共同使用与共同维护,这种共享模式,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仁和平地村的烟农杨国金介绍到。
“通过农机农艺的融合,烟农们既减少了烟叶生产成本,同时也减轻了劳动强度,为烟叶稳定、烟农增收、产业增值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有利于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仁和区局(分公司)副经理杨鹏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