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0日电 (杨勇)“真的谢谢你们,现在增加了垃圾站,丢垃圾再也不用走很远的路了,没想到这些随口提出的小事也会被干部们放在心上。”近日,德阳市旌阳区东湖街道新华社区九组的焦大哥在电话中对回访的纪检干部说道。
为进一步拓宽民生诉求反映渠道,精准查找问题,着力解决群众不满意事项,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感,东湖街道按照“1个分管领导+1个办所(中心)成员+1名党风政风监督员+1名网格长+N名网格员+N名小区党支部党员+N名业委会成员”的模式,制定了走访计划,挨个走村入户,倾听、查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大哥,最近生活怎么样?现在享受了哪些政策?有没有需要向我们反映的问题?”党风政风监督员以“拉家常”形式与新华社区九组村民焦大哥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我家有4个人,这几年的生活都很不错,也享受到了很多政策,只不过有一些生活方面的不方便,但是也不算大问题。”焦大哥答道。
“问题不分大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需求是这次走访的目的所在,不要有顾虑,我们聊一聊,先了解下基本情况。”党风政风员微笑着对焦大哥说道。
“去年建了好多垃圾驿站,环境也确实有所改善,不像以前那样脏乱了,但是垃圾桶安装在九组和十组的这条路中间,而我们又都集中住在路两头,所以每次倒垃圾都要走很远,就有点不方便。”犹豫片刻后,焦大哥坦言。
小小垃圾桶的位置设定,也是关系老百姓幸福感的大事。走访结束后,党风政风员立即将此需求上报,东湖街道纪工委及时了解核实情况。原来,在去年,新华社区为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改善居住环境,拆除了28口垃圾池,新修建了15个垃圾驿站,投入使用后,有居民陆续向村上反映,垃圾驿站的个数不够且位置设定不合理,但因去年总经费有限,所以问题还未解决。
东湖街道迅速将此问题形成问题清单,组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新华社区就此事进行了商议,新华社区也将此事纳入“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清单,并立即制定有效工作措施、工作项目计划,确定牵头领导及整改时限,解决垃圾桶配置问题。
在东湖街道纪工委督促下,新华社区很快就为九组、十组添置了4个垃圾驿站,焦大哥反映的“小需求”也解决了。
“倒垃圾看似是小事,实际是关乎群众‘急难愁盼’的大事,是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的实事,我们要以走访为基础,收集问题并推动问题整改,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看到变化,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东湖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