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6日电 (刘刚 吴丹)“感谢党委政府和大家的关心帮助,要不是你们的帮扶,我们不可能这么快住上新房,今天住的房子相当好!”近日一大早,家住雅安市石棉县永和乡白马村3组的村民徐忠文穿戴整齐后,将一封亲手书写名为《“9·5”泸定地震,“人民至上”有感》的感谢信揣进衣兜里,来到永和乡政府送给了工作人员。

据介绍,当初地震发生后,徐忠文看着塌了的房子,一时间没了主意。今年已78岁的徐忠文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常年在外工作,并各自有了家庭。虽然小儿子留在身边,但生活并不宽裕……
“‘9·5’泸定地震后,我家住房歪斜、墙壁裂缝、屋脊坍塌,突如其来的灾害让我们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然而在最短的时间里,乡、村干部便赶至我家了解受灾情况。”徐忠文介绍,地震发生后,党委政府用强大的力量,开展护航群众生命安全的行动,让自己和其他受灾群众倍感安心。救援干群齐心战胜灾难的场景,也让他不安的心转为踏实。同时,根据过渡安置期间的安排,受灾户可选择投亲靠友和租房两种方式,自己选择了投亲靠友的方式安置下来。
如今,看着自家拔地而起的新房子,徐忠文心中更是说不出的感谢。徐忠文口中说的新家,占地80多平方米,房顶装饰着蓝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院墙外,是一片片茂盛的黄果柑园,院墙内,是硬化后的院坝,爱好武术的徐忠文时常在这里练习。走进屋内,所见让人眼前一亮,新沙发、新电视、新床等一应俱全。卧室里,靠窗的位置,摆放着陪伴徐忠文50余年的老书桌。书桌上,摆放着他当老师时留下的课本和教案。书桌旁,武术用具整齐摆放着……
据石棉县永和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乡较早一批修建新房的重建户,徐忠文家自去年9月底开始动工修建,两个月后新房封顶,趁着过年前择日入住,搬进新居。从倒房拆除到搬新家,仅用了三个多月。
据悉,灾后恢复重建期间,石棉县“包保帮”干部和永和乡村组干部积极参与,房子从选址、选材到建设,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此外,还紧盯施工环节,积极协调水泥、红砖、砂石等材料的购买、运输工作,让灾后恢复重建有速度更有“温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