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雅安七旬老人6年缝制近4万双鞋垫 只送不卖
2023年07月13日 14:0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3日电 (刘刚 彭加权)“清洗、消毒、裁剪、缝纫……经过一系列制作流程后,一双双标准的鞋垫便完成了。”近日,今年71岁的四川雅安市雨城区市民成洪彬、陈远英夫妇同爱心人士一起,将400多双鞋垫送到芦山县龙门敬老院,逐一发放到老人们手上,让他们分享“鞋垫老人”带来的温暖。

成洪彬夫妇向敬老院老人送上鞋垫。彭加权 供图
成洪彬夫妇向敬老院老人送上鞋垫。彭加权 供图

  据悉,6年来,成洪彬老人至少缝制了近四万双鞋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鞋垫只送不卖。老人表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动手动脑等于锻炼身体,送出一双鞋垫,收获一份快乐。为此,他也被许多人称为“鞋垫老人”。

成洪彬夫妇在家中缝制鞋垫。彭加权 供图
成洪彬夫妇在家中缝制鞋垫。彭加权 供图

  平日里,成洪彬老人都会在自家房间里缝制鞋垫,老伴陈远英在一旁“打帮手”,房间里的一张空床上了堆放了许多布料、半成品和成品的鞋垫。老人说,放在床上的这些布料,都是宾馆换下来的旧被套和旧床单,在缝制鞋垫前,要全面清洗、消毒、晒干,确保每一双鞋垫都洁净卫生,穿得放心。

  成洪彬老人介绍,缝制鞋垫送人,还得从一台卖不出去的旧缝纫机说起。6年前,儿子家有一台旧缝纫机要处理,原本说好以50元价格卖给收废品的人,结果却没来收购。想着这么便宜都没人要,于是就留着自己用。

  “当时我睡眠不好,经常感冒,身体状况较差。”成洪彬老人说,子女都成家立业了,自己岁数也大了,身体也陆续出现不适症状。为改善身体状况,他想过不少办法,曾经带着砍刀、镰刀、锄头等工具,去清理周公山上小路旁的荒草杂物……在劳动中,不仅清除了路边杂物,他的手痛手麻症状也消失了,由此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好处。而留下缝纫机,不仅可以动起来锻炼身体,还可以缝制鞋垫免费送人。

  据介绍,缝制鞋垫是一门功夫,不仅要好看标准,还要穿起舒适,鞋垫不缩不卷。刚开始,成洪彬老人缝制鞋垫是外行,连缝纫机踩起来也不是很顺畅。但老人觉得,只要用心,就没有学不会的事。最终,经过2个多月的摸索、研究,他掌握了从裁剪到成形再到缝纫的全套技巧,从开始时的缝制不熟练、手脚慢,一天只能缝制几双鞋垫,到熟能生巧后的每天能做20多双鞋垫。

  随着鞋垫越做越多,自家人穿不完、亲朋好友穿不完……成洪彬老人开始想办法。一方面,他请亲朋好友帮忙宣传,通过大家的口口相传、广而告知,免费送鞋垫的消息越传越远。另一方面,他在小区物管处摆放上千双鞋垫,让需要的人免费拿。通过一系列宣传操作,加上缝制的鞋垫标准规范,穿起来舒适,赠送渠道不断拓展。

  成洪彬老人说,他做鞋垫免费送人的消息传开后感动了不少人。有的人把不要的旧衣服,还有宾馆、饭店换下的旧被子、旧床单等做鞋垫的布料送给他;有的人还亲自送上门,也有人送他缝纫机等,为他把这件事情坚持下去增添了很多动力。

  成洪彬老人表示,缝制鞋垫花不了多少成本,布料多数是好心人送的,每个月花在清洗和缝纫上的开支只有200多元。人老了空闲时间多,闲着也无聊,不如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对身体健康也有好处。如今,缝制鞋垫免费送人一事,已经成为他老年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每天不做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只要身体情况允许,自己将会一直缝制下去、赠送下去。(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