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3日电 (刘刚 李甜雪 夏彬)“省一级示范校对标创建如何?资金和土地支持是否到位?”近日,在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雨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健强率队实地督导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据悉,这是雨城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代表议案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和改进人大工作切入点的剪影。
健全培训指导机制,变“投石问路”为“有矩可依”
雨城区人大常委会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让代表建议意见提出更加规范、更有高度。通过修订完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制定出台《代表建议质量和办理实效双评价及重点代表建议办理“回头看”办法》和《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沟通协调办法》等,以制度机制推动代表建议工作提质增效;组织代表参加专题培训、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以案说法等形式,加强对如何撰写高质量建议的业务培训。
“针对基层代表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的实际,我们引导每个代表小组培养建议执笔代表,及时收集整理闭会期间活动中代表形成的建议意见,提高所提建议撰写质量,努力形成精品建议。”雨城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负责人介绍。
健全事前调研机制,变“闭门造车”为“开门问需”
雨城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平台作用,每月定期接待群众,激励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为提出高质量的建议提供素材,让建议意见提出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同时,代表每季度走访选民、参加视察调研、听取审议报告,详细了解辖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相关情况,推动人大代表知责思为,主动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人大代表履职“七个一”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找准发展症结和瓶颈制约,为撰写高质量建议打好基础。
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变“背靠背提”为“面对面谈”
雨城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代表与人大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让代表建议意见提出得更可落实、更有深度。通过各委室牵头的专业代表小组开展活动,为代表撰写建议提供素材、充当中介,开辟“知情”途径,增强代表提出建议的针对性;建立代表与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积极邀请党政领导列席人大有关工作会议,请他们了解人大工作,听取代表建议,答疑解惑,提高代表提出建议的有效性;建立代表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代表初步建议形成后,组织建议涉及单位召开会商会,对建议的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逐一研判,“真诚善意、面对面”地交换意见,确保建议有内涵、能落地。
健全从严评办机制,变“答复满意”为“办理满意”
雨城区人大常委会持续做好落实代表建议“后半篇”文章,推动建议办理从“答复满意”向“办理满意”转变,让建议意见办理更加扎实、更有精度;紧盯代表建议办理的“后半程”,坚持以办理满意为目标和导向,重点针对民生类代表建议,在办结后组成督查组深入实地进行“回头看”,持续推动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实;将人大代表建议作为确定监督议题的重点,梳理代表关注点最多的乡村振兴、医疗、养老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推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动代表建议得到有效落实,夯实人大监督的民意基础;抓好代表建议办理评价测评,对重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现场接受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的评议,当场公布测评结果,并针对结果为“不满意”的建议办理情况,由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作出整改承诺,实行二次办理,再次答复,确保代表建议所提问题真正得到解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