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8日电 (郭鸿雁 胡馨月)7月中旬,凉山州盐源县日照充足,气候宜人,正是当地特色农产品糖心苹果的挂果期。近日,西南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盐源县黄草镇耳如村,现场指导笮都高原糖心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生产和管理。
笮都高原糖心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是西南科技大学2019级植物生产专业学生马发兵。马发兵今年刚毕业,已考取硕士研究生。暑假期间,马发兵组织农学和园艺专业学生建立了社会实践团队,专程返回家乡,继续他的“甜蜜”事业——为黄草镇耳如村的糖心苹果现场“把脉”,还邀请了西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的王仁睿副教授全程担任技术指导。
“这儿是只疏果没疏花吗?”“同学们来看,这就是典型的卷叶……”王仁睿老师手把手地教马发兵和同学们辨认苹果树的性状,并提出处理方法。

笮都高原糖心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果园是西南科技大学在盐源的试验园,2020年,马发兵从学校带回了100棵糖心苹果脱毒种苗种植在试验园中。
该苗由西南科技大学科研团队研发,旨在解决当地苹果树苗木质量问题,该技术已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此前的示范试种表明,使用脱毒种苗,能提高20%苹果产量。
马发兵是土生土长的盐源彝族人,苹果是马发兵家里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2015年,盐源县笮都高原糖心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马发兵一家也加入了合作社,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合作社果园的苹果品质不佳,加上销售渠道不畅通,合作社的收入很不乐观。
2018年,马发兵通过高考考入了西南科技大学,并坚定地选择了农学专业。大学期间,马发兵不仅认真地学习专业知识,还“带着问题”进入了老师的科研团队。
西南科技大学的老师们多次带队来到马发兵的家乡,了解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为当地研发出品质优良的种苗,并指导果农们养殖中蜂帮助果树授粉,改善果形;同时,还指导农户生产苹果花蜂蜜,提升果园效益;指导农户羊粪“还园”给苹果施肥,减少化肥使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苹果甜度……通过以上方式,构建起了生态循环型果园,和原来的种植模式相比,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成效显著。这些技术手段,马发兵是先行先试者,而他也得到了家人和乡亲们的充分认可,2022年,大家一致推选他为合作社负责人。

目前,盐源县笮都高原糖心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种植苹果200余亩,辐射周边农户257户,每亩增收约5000元。村民们开心地说:“在马发兵的带领下,我们掌握了先进的苹果种植技术,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相信马发兵能带领我们致富!”
未来,马发兵会继续带领村民们科学种植苹果,西南科技大学也会继续关注盐源苹果产业发展,保障盐源苹果脱毒种苗供应,为盐源果农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并鼓励更多农科学子返乡创业,深入乡村田间,扎根农业生产,助力乡村振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