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0日电(吴平华 周玉先)“感谢镇纪委的同志,多亏你们的监督检查,我们家在干旱天都能喝上自来水了。”近日,宜宾市筠连县腾达镇纪委在回访廉政坝坝会上收集到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情况时,腾达镇海灯村三组村民侯某激动地说道。

2023年4月,腾达镇纪委在海灯村召开廉政坝坝会时,现场参会的村民侯某反映因村上下发的水管不够,水源难以引进,导致天气干旱的时候部分村民家里就会出现缺水的情况,但听说镇上是补助了水管给村里的,那村里的管子去哪里了呢?镇纪委收到反映后,按照“马上办”的要求,现场立即向该村支部了解核实。
经核实,发现该镇水利办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购买了一批水管让各村领取回去,发放给有需求的村民。海灯村支书谢某到镇上将水管领取后,未按镇水利办要求按需下发,而是随意将水管“扔”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仓库内,村民不知情也未找其领取。直到镇纪委监督介入,才让“沉睡”两月之久的管子重见天日。随后镇纪委对谢某进行了批评教育,责令其立即将水管分发下去,全力保障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

今年以来,腾达镇纪委转作风促担当,深入基层,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举办廉政坝坝会、摆摊设点宣传“码上举报”、实地查看村上产业发展、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面对面倾听民声民意,及时收集问题线索,梳理形成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推动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腾达镇纪委已走访群众5000余人次,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64条,内容涵盖交通出行、生态环保、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目前已整改46条。对于未整改的问题,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严格跟踪督办落实整改,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据悉,以后腾达镇纪委将持续推进廉政坝坝会,丰富监督检查方式方法,采取更多更接地气的形式深入到群众中去,找准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以有效监督促整改落实,扎实做好“访廉问廉”后半篇文章,形成查摆问题根源、严格督促、及时整改落实的镇村级闭环监督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