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南部翠冠梨海外“圈粉” 获得国外客商青睐
2023年07月20日 21:0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0日电 (夏雨婷)近日,在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上,南部县恒宁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翠冠梨获得了国外客户的青睐。喀麦隆、多哥等国的采购商与合作社现场达成合作意向,小小翠冠梨走出了国门。

  恒宁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翠冠梨有何特色?近日,在位于南部县永定镇黄莲村的梨园,一颗颗黄澄澄的翠冠梨圆润饱满,业主邓林彬正和村民摘果、分选、装箱,一派丰收景象。

  “2015年,看到村里闲置了不少土地,我便产生了发展种植业的想法。”邓林彬回忆,他先后到成都、重庆等地考察,经过多方对比,发现翠冠梨口感好,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当年底,邓林彬便注册商标,成立了恒宁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撂荒地栽植梨树。为了保证梨子的品质,邓林彬坚持使用有机肥料,并定期邀请“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南部平台运管中心的专家到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经过8年精心培育,梨园终于硕果累累。削开金黄色的果皮,里面的梨肉雪白晶莹、鲜嫩多汁、口感香甜。梨子一上市,便成为水果市场的香饽饽。如今,梨园面积已达到130余亩,所产翠冠梨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创业初成的邓林彬从未忘记支持他的乡亲们。每年,邓林彬都会分批次组织本村及周边村的富余劳动力开展果树管护、采摘、打包等技能培训,并把有愿意一起干的村民吸纳到合作社务工。

南部翠冠梨。南部县委宣传部供图
南部翠冠梨。南部县委宣传部供图

  村民李焕金今年65岁,靠着2亩水稻获得微薄的收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合作社创办后,他便进入合作社务工,每月能拿到1000余元的工资,加上年底土地分红,日子越来越好。

  对于愿意学习果树栽培技术的村民,邓林彬更是无条件为他们提供种苗,传授技术,再以市场价格回收果子,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如今,邓林彬的恒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初具规模,为村民铺就了一条稳定的就业路。

  邓林彬说,他打算依托乡村的生态环境,探索“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模式,让“好风景”变成“好钱景”,助力村子走上振兴路。(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