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南溪区:明晰“任务图” 人才先行区建设拧成“一股绳”
2023年07月27日 16:1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7日电(吴平华 李龙梅)宜宾市南溪区以高质量建设“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统揽,紧扣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要求,按照“整合力量、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采取“清单化”定题、“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考核方式,集聚“先”的力量、展现“先”的作为,全面推动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创建工作再对标、再赶超、再跨越。

  领任务贴上“透明墙”  凝心聚力促创建

  7月,位于南溪区的宜宾国际高职园区,图书馆、体育馆、实训中心等建筑也已接近尾声,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调迁项目的共享区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建设阶段。

会议现场。李龙梅 摄
会议现场。李龙梅 摄

  人才公寓“宜源学府”在建工地现场,一台台大型挖掘机、混凝土运输车正在紧张地施工中,工人们分工明确,打桩、架模、浇混凝土,严格按照现场施工规范和安全生产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整个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有条不紊。

  南溪经济开发区罗龙产业园里热闹非凡,蓝色崭新厂房拔地而起,远东宜宾智能产业园锂电铜箔项目一期正式投产,二期项目同步开建....。。

  从人才公寓“宜源学府”建设现场、远东股份宜宾智能产业园建设现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调迁项目的共享区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建设阶段,一处处火热的施工现场背后,南溪区正在争创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

正在加紧施工。李龙梅 摄
正在加紧施工。李龙梅 摄

  按照“每年有新突破、1年有大进展、3年全面建成”的安排分年度推进,以建设先行区的6个方面30项工作、58条考核指标为主线,制定三年任务清单、2023年度清单,按单位、分年度,将责任分解到单位、到人头,重点难点实行“分级包联”逐个销号。严格落实“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迭代深化目标任务,在落实、创新、统筹等方面聚焦聚力。

  晒进度交出“明白账”  补短强链争先进

  “检验工作能力的最佳考场,就是高质量发展的赛场,为确保如期高质量建成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南溪区推出‘晒进度-补短板-强链条’模式,闭环推进28件重点任务见行见效,明确各单位创建先行区的重点项目进展如何?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效?涉创单位部门一一按月交账”南溪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建设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既是荣誉也是责任。

  为促进省级人才先行区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南溪区以领题立项形式,采取‘省市点题+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为卫生健康局、经信科技局、教育体育局等涉创部门统一制定创建工作月进度表,并以清单形式给相关人员‘落了座’。先后5次召开建设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工作推进会,明晰工作进度,分析研判存在问题,表单化动态跟踪,引领提升人才工作水平。

  “企业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最紧缺?”“对于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如何增加群众收入来说,我们最盼望能有更多的本土农技人才,有更多的实训基地。”这是南溪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调研走访中听到的声音。

  “针对产业工人等基础性人才,落户南溪区的新兴和传统企业都把教室搬进了工厂,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更好地匹配学校和企业需求,通过订单班式合作,来培养蓝领人才,服务企业发展。”远东(宜宾)电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当前企业90%以上的员工来自当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员工来自于当地职业院校。

  今年上半年南溪区前往中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招人,招引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44名,企业招引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264名。

  亮成绩冲刺“胜果期”  雁阵齐飞筑新章

  “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先行区的建设成效,逐步在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中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上凸显。南溪区以招引高端人才为牵引、以集聚高职师生为突破、以培育适应产业发展的蓝领工人为重点,吸引各类人才集聚南溪。

  “你看别人在做的时候,你看他怎么做,你要想为什么这样做,包括你试想他设计这套手术器具的人,手术初衷是什么。”回到医生办公室,南溪区引进的天府名医付招伦开始带领年轻医生进行病情分析,讨论治疗、手术方案,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因为在他看来,基层医院最需要的就是人才。

  由付招伦带头成立的天府名医工作室是南溪区建设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的“领航项目”。付招伦医生每个月都会带着天府名医工作室团队到镇(街道)卫生院进行指导、培训,通过传帮带,培养出更多的年轻医生,为南溪解决了求医难、就医远等问题。扎根基层是选择,当好医生是责任,医道传承是延续,不忘初心是坚守,面对未来,付招伦信心满满,天府名医工作室的成功落地,是南溪区建设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的一个生动缩影。

  “从“引进人才”到“统筹兼顾”,南溪区先行区建设既着眼解决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短期突出矛盾,精准施策,健全人才引进、人才流出、人才培育等体制机制,又着眼长远,出台“人才兴南”政策,加大真金白银的投入,破解制约地方发展的人才难题,人才招引实现量质齐优。”南溪区委组织相关负责人说,这背后一方面源于南溪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提升了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源于招引人才观念变化。

  南溪区重点聚焦四类人才队伍建设,以“双招双引、特招特引、校招校引、专招专引”等方式吸纳各级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用技能人才等。在宜宾各区县率先成立区人力资源集团,新增建设人才公寓200套,在体制机制、平台建设、业态培育、服务保障方面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度和下沉深度,给予人才产业补贴、发放创业贷款,提档升级“人才绿卡”,精准贴近加强人才服务,整合政务服务中心就业创业服务窗口资源,增设人才服务窗口,配备人才服务专员,丰富人才服务事项,涵盖人才服务流程指导、创业就业政策咨询等服务事项,为人才精准提供党务、政务、商务“一站式”服务。

  南溪区共引进人才3600余人,其中硕博士及副高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1000余人,基层教育、卫生人才在岗率超过95%,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科技研发从业人员达484人,累计获市级以上政府科技成果奖9项,在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进程中体现南溪作为、南溪担当。(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