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龙马潭:秋收时节栽晚稻 “稻虾轮作”助农增收
2023年08月10日 14: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0日电 (方旭 蔡昔妤)连日来,在泸州市龙马潭区双加镇凉坳村,数十亩晚稻赶着立秋时节,开展秧苗移栽。依托“稻虾轮作”的新型种养殖模式,晚稻栽种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秋收时节栽晚稻 “稻虾轮作”助农增收。龙马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秋收时节栽晚稻 “稻虾轮作”助农增收。龙马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走进双加镇凉坳村的村西露家庭农场,一台小型插秧机正在移栽今年的最后一茬晚稻。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株株水稻秧苗整整齐齐地插进了农田里。

  据介绍,晚稻种植是开展“稻虾轮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每年的秋季小龙虾收获以后,利用虾田种植晚稻和培育虾苗,这样不仅可以为虾苗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也可以提升水稻品质,实现“一田双收”。

  “我们这种叫做‘稻虾轮养’模式,要诀就是在水稻栽植下去40天秧苗封林时,开始投放种虾和虾苗。而晚稻收割时间预计在十月底,品质普遍比中稻和早稻好。”龙马潭区双加镇凉坳村村西露家庭农场负责人宋昭云介绍,今年村西露家庭农场共有“稻虾轮作”面积55亩左右,采用这种稻虾轮养的方式,亩产值预计能达到一万元左右,这样不仅使土地得以高效利用,也为农场带来了更多收益。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龙马潭区在传统的水稻种植基础上,大力探索和推广“稻虾轮作”“稻鱼立体种养”等新型种养殖模式,不仅助推了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相对于传统的种植模式,稻虾轮种模式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模式,它既保证了小龙虾的质量,也保证了水稻粮食的生产。”龙马潭区双加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工作员卢广介绍,接下来双加镇将会对这种高效的模式加大宣传和推广,实现粮食丰产,农民增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