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1日电 (龚韦双)为进一步传承先贤李冰治水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寄托对先贤李冰的敬仰,8月11日,“万水安澜·岁洽丰穰”纪念李冰导洛通山工程(2258周年)拜水活动在什邡市洛水镇高景关“朱李火堰”遗址公园举行。

“万水安澜·岁洽丰穰”纪念李冰导洛通山工程(2258周年)拜水仪式现场。 龚韦双 摄
据了解,在“种于地,成于天”靠天吃饭的古代,旱灾是威胁农业生产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遇到干旱时,民众就会举行拜水仪式,以求天降甘霖,泽润苍生,禳解灾害。后来,拜水仪式逐渐成为人们遇久旱无雨、祈求降雨的一种民间风俗。
拜水仪式现场,众人肃立在高景关“朱李火堰”纪念碑前方,献贡品、取水、汇水……
“曾曾小子,胚胞黄农;长被泽流,永赞神功。神之格思,百福所赐;作之述之,为万世利……”在拜水仪式上,现场众人一齐鸣赞迎水,雄壮高昂的齐颂表达了民众们对治水先贤李冰的敬意以及对宏伟浩大的水利工程的敬仰。
仪式现场,主祭官郭辉图颂《拜水告文》,祈求风调雨顺、国运隆昌。随后,现场嘉宾绕碑献花,以表达对为民谋福利的好官、伟大治水先贤李冰的缅怀和崇敬之情,洛水镇民众静默站立在两侧,虔诚表达着对先贤李冰伟大治水功绩的无限尊崇。
“拜水仪式现场氛围感很强、仪式感也很足,通过这个活动,能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伟大先贤李冰的治水功绩,传承李冰治水精神。”什邡市民李女士说。
“拜水仪式是中华传统水文化中有着深远意义的仪式之一,近年来,拜水习俗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逐渐销声匿迹。在‘朱李火堰’遗址举行导洛通山拜水仪式,是为了把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水文明更好地传承延续下去,让民众感受到中华传统水文化的源远流长。”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会长郭辉图表示。
“很多老百姓都自发赶来参加拜水仪式,也表达了民众们期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李冰是伟大的治水先贤,通过拜水仪式,让老百姓更加感念感恩李冰,弘扬李冰治水精神、传承李冰治水文化。”洛水镇党委书记廖兴林说。
下一步,洛水镇将继续把李冰文化的传承弘扬作为乡村振兴、文旅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李冰诞辰纪念活动、纪念李冰导洛通山工程拜水活动等系列文化活动,夯实李冰“导洛通山”的文化品牌,进一步传承弘扬李冰的治水精神,让李冰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