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资阳乐至:理论宣讲“有滋味”叩开群众“心中门”
2023年08月16日 15:3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6日电(吴平华)“大家现在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我猜是咋个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让钱包“鼓起来”“都结合我们村里具体的事情来讲,关系到咱们的直接利益,这样的宣讲我才懂得起,听着有意思。”近日,在中天镇大楼湾村,一场院坝会正在进行,村民王德成正听得频频点头、津津有味。

  近年来,为持续推动党的“好声音”深入人心,乐至县坚持守正创新,创新“五讲七进”的宣讲模式,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靶向”宣讲,让基层理论宣讲有滋有味,把理论宣传“落细落小”,使思想“绵绵用力”,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专家+品牌”精心讲,内容上聚焦“深”,这样的理论宣讲“原味”够。

  “理论宣传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我们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既不能流于表象,也不能骛于虚声,更不能舍本逐末。”乐至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乐至县通过持续擦亮“乐至身边”志愿宣讲品牌,定期邀请省市专家教授做专题宣讲报告,“庖丁解牛”式吃透理论、扎根实践、面向群众,孵化培育出“弘毅轻骑兵”“南塔清风”“盛池微光”等一批基层特色宣讲团队,紧扣群众关注的教育、就业、医疗、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将大理论具化细化为贴合实际的小选题,既突出理论原汁原味,又跳出宣讲生搬硬套,有效确保宣讲内容有高度有深度。

“快板”式宣讲。乐至宣传部 供图
“快板”式宣讲。乐至宣传部 供图

  “名嘴+草根”贴心讲,语言上把握“准”,这样的理论宣讲“土味”足。

  “山欢呼,河欢笑,我是专题宣讲员,名字就叫‘小红帽’....。.”近日,宝林镇独柏村10余名农村党员和群众围坐在一起,聆听“小红帽”宣讲队队员王同云带来的一场宣讲,大家坐在板凳上,在朗朗上口的快板声中越听越起劲。

  理论宣讲要结合实际“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为此,乐至县建立“1+10+N”的宣讲队伍,以“乐至身边”宣讲团为龙头,通过推荐、自荐、比赛等方式,吸纳教师、“土秀才”、先进典型等群体为草根“名嘴”,从“会场”走到“现场”,针对不同群体策划推出菜单式宣讲,采用快板、乡音、大喇叭等老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精准开展分众分层主题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柴米油盐”“茶余饭后”,语言“土味十足”,理论宣讲更富有“烟火气”,群众乐意听、能听懂、记得住。

  “阵地+云端”随时讲,形式上注重“新”,这样的理论宣讲“鲜味”浓。

  “今天的文艺演出精彩又巴适!相信在党的带领下,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越过越幸福”在高寺镇清水村“学习新思想奋进新时代”文艺汇演上,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说起这场别开生面的宣讲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

  “宣讲+文艺”“宣讲+竞赛”....。.乐至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和乐至融媒APP,精心组织全县315个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适应群众需求的宣讲活动,用好用活群众家门口的学习阵地,将理论送到百姓“家门口”;此外,还坚持小切口选题,策划编制“乐学乐用”“我学我讲新思想”等线上专题栏目,推出《走好新的赶考路写出合格的答卷》等“理响巴蜀”优秀短视频,实现理论宣讲“一时一地”向“随时随地”的拓展,提升宣讲的传播力、感染力、趣味性,激活基层理论宣讲“一池春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