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7日电 (刘刚 汪清林)为进一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近年来,乐山市沙湾区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抓手,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聚焦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易发多发地带,不断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管理。
加强村组织管理,扫清干部“自留地”。锁定承担公共事务和公共财物管理职能、经手村中大小事务的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村财务人员等村组干部,全面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对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按要求实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纪检小组长兼任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推行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推动“一肩挑”全覆盖;出台“一肩挑”干部“两管一报告”制度,成立监管联席会,由区委组织部牵头,纪委监委、公检法司等31个部门联动监管,切实扫清农村集体“三资”和“自留地”。
加强村干部管理,扎紧“微权力笼子”。严格执行县级备案制度,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调整优先从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返乡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选任,并严格执行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围绕村(社区)重要事项、基层党组织建设、个人有关事项等内容,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管理和议事决策机制,落实重大事项集体表决,防止经验主义和“一言堂”;制定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清单,推进代理记账“云服务”,定期开展“三资”清查、经责审计,重管“笔尖”,列出村组干部“小微权力清单、职责清单和负面清单”,规范基层权力运行,防止“权力任性”。
加强村财务管理,提升“三资”监管效能。不断完善村集体财务管理监督机制,持续优化集体经济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技术,对农村“三资”各要素、各环节、各流程建立信息化监督模型,通过“云服务”与涉农金融、农村产权交易等平台,集成财会核算、数据统计、资产管理等业务,将农村“三资”管理、财务公开、银农直连等内容互联互通;落实专人开展审计监督,充分应用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对村集体“三资”监管不规范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做到立行立改;阳光公开村级财务,公开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提供线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