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叙州区:46.5万亩水稻基本收割结束 机械化作业助力水稻收割
2023年08月29日 11:3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9日电 (吴平华 吴悠 徐健军)秋风拂动,稻香入脾,又是一年秋收时,在宜宾叙州区,46.5万亩水稻收割接近尾声,目前已收割近42万亩,超过总面积的90%,其中机收25.8万亩。

 观音镇水稻机收现场。徐健军 摄
观音镇水稻机收现场。徐健军 摄

  8月28日,在叙州区观音镇宋显村,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照耀下格外喜人。高空俯瞰,成熟的水稻犹如大地披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4台大、小型联合收割机正来回穿梭,轰鸣声呼啸而过,一片稻田就变成了一颗颗谷粒,只留下一簇簇稻桩,割稻、脱粒、装车“一站式”完成。

  “这台机器十多分钟就可以收一亩地,相当于4个人一天的工作量,效率还可以。”农机手蒋申荣自信满满地说道。

  观音镇宋显村地势平坦,面积较大,坡度较缓,适宜机械化操作。在机械的帮助下,村民的秋收成本直线下降。

 泥溪镇水稻机收现场。徐健军 摄
泥溪镇水稻机收现场。徐健军 摄

  观音镇宋显村综合专干王文君向记者介绍:“我们一共种了1500亩水稻,以前人工收割水稻,请人的费用加上生活费,差不多要600元一亩,现在机收是200元一亩,既节约了成本,又节约了时间,预计在月底完成所有水稻的收割。”

  据了解,观音镇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11万亩,其中机收面积达3万亩。

  于观音镇宋显村不同的是,泥溪镇文星村的稻田坡度较大,面积较小,适宜小型收割机。伴随着“隆隆”响声,一茬茬水稻源源不断地被卷入收割机,经脱粒处理后通过自动化管道全部装袋。秸秆则通过粉碎处理,从收割机尾部吹散到稻田里,既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还能化作有机肥滋养土地。

  泥溪镇文星村民心组瑞桥家庭农场负责人杨明平说:“我们一共种植了180亩水稻,今年是第一次用机器收割,每天能收割8亩到10亩,每亩能减少人工费600元左右,大大节约了成本,预计月底能收完。”

  据了解,泥溪镇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2.25万亩,其中机收面积达2万亩。

  作为典型的丘陵山区,叙州区地形复杂,农作物种植分散、坡度大。近年来,叙州区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加强推广中小型联合收割机,鼓励有实力的农民购买水稻收割机,不仅降低了农民的收割成本,还极大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目前全区机收水稻25.8万亩,占全区收割水稻面积的60%。

  农业农村局农机股副股长杨远聪表示:“下一步,叙州区将努力抓好农机社会化服务,在成宜高速粮油园区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进行全程机械化作业试点,推动全区农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