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31日电(吴平华 郭宇)“加工厂每年加工竹笋1500至3000吨,可解决已脱贫户、集中安置点以及其它群众80至120人长期稳岗就业,每年劳务创收40余万元。竹笋的精深加工能够促进全乡竹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高森林覆盖率,突显环境和生态平衡发展。”近日,筠连县纪委监委深入联合苗族乡农副产品加工厂现场,监督调研乡村振兴项目的推进情况。

宜宾市纪委监委“廉政坝坝会”进医院活动筠连站。 王稀 摄
“四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警示教育下基层),监督执纪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成效。
信访接待下基层。召开“廉政坝坝会”,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把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第一时间收集并解决问题,主动把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召开群众“廉政坝坝会”198场次,4000余名群众参加“廉政坝坝会”,收集并解决群众饮水、出行、环保等问题365个,立案9件,党纪政务处分9人,组织处理4人。
现场办公下基层。召开“片区拉练会”,变基层汇报为领导下沉调研,筠连县纪委监委分别由两名副书记带队,组织委机关相关科室纪检监察干部、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各乡镇纪检监察干部200余人,在腾达镇、丰乐乡、乐义乡、联合苗族乡召开片区拉练会,把办公场所设置在项目现场和田间地头,现场探索乡镇纪委(监察室)和村级纪检监督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汇报、案例赛评、调研讨论、专题交流等方式对各派驻(出)纪检监察组推荐的13个调研报告进行评比,评选出《指“乐”为“东”产业路“移花接木”》《推进不动的“路”》等优秀纪检案例4个,“片区拉练会”推进现场办公下基层的同时,形成了全县“大纪检”工作格局。
调查研究下基层。筠连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结合“室组地”联动片区协作机制和分管联系工作,每1名领导确定1个调研课题,采取现场调研、座谈分析会、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走进乡(镇)、部门、村(社区)、企业、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打通监督“堵点”“难点”整治财务违规顽疾》《派驻纪检监察组如何发挥“探头”作用》等调研文章,创新出台了《坚持贯通理念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立体式监督体系的意见》《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二十三条措施》等文件。2023年,筠连县被省纪委确定为完善基层监督体系试点县。
警示教育下基层。筠连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全覆盖到乡镇,上廉政党课。运用本县发生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拍摄制作了《蜕变了的“执法先进”》《屡教不改的“贪蝇”》《隐藏在烟叶下的“蚜虫”》《一“薪”“智”念生意经》警示教育片,召开全县警示教育大会3次,相关部门和单位坚持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警示教育大会。开展廉洁文化电影进基层活动170余场次,通过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廉洁文化宣传教育,全县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大幅提升,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