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广元昭化严守耕地红线 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2023年09月04日 16:4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4日电 (李洪波 杨黎明)金秋时节,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稻香满园,谷浪连天。“良田良种,今年水稻有望增产。”看着王家贡米品种选育基地里100余亩长势良好的水稻,昭化区特优粮油首席专家陈定全满面喜色。

  先有天府良田,才有“天府粮仓”。昭化区一直以“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勠力同心打好耕地保护“四个一”组合拳,有力保障全区“米袋子”“菜篮子”。

  凝聚保护共识:责任担当一点不松

  “无论是谁,都不能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修房、修圈、发展养殖业,这是底线。”磨滩镇百胜村田长姚坤祥表示,只有严格执行田长巡查制度,才能从源头杜绝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通过日常巡查、宣讲、引导,现在撂荒土地、违法占用的现象越来越少,老百姓的耕地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了。”

  近年来,昭化区党委政府以“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考核”和“全面推行田长制”为两大抓手,纵深推进耕地保护工作走深走实。该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突破耕地红线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将12个镇和32个部门纳入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考核范围,突出考核重点和严管严保的坚决态度,刚性传导耕地保护责任和压力,引导全区工作力量向耕地保护方向集中。

  同时,昭化区将“田长制”与自然资源动态巡查、卫片执法、补充耕地项目实施等工作全面统筹、有机结合,印发昭化区田长制工作简报、田长制工作六项制度等,制作安装公示标牌,开展基层田长业务培训,推广使用巡田APP,提升各级田长和网格员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强化资源管控:现有耕地一亩不少

  近年来,昭化区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正确处理好保护与保障、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制度。

  今年初,昭化区X174虎跳镇至青牛镇公路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虎跳镇举行。项目起于虎跳大桥南岸,经樟树村、团结村、文书村,止于七一大桥附近,全长13km,能极大方便沿线村民出行。

  “通过现场核实,我们减少了80%的永久基本农田占用指标。”2023年3月初,昭化区自然资源分局联合区交通局对X174道路设计方案沿途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情况进行核实检查,通过现场核查、论证、协调等手段减少了大部分非必要占用指标。昭化区自然资源分局规划组负责人马露说,类似的还有磨滩镇龙桥河危桥改造,永久基本农田核减率达100%。

  近年来,昭化区坚持用底线思维、系统思维来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划定“三区三线”,统筹资源要素,坚持耕地保护优先,并将“三区三线”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带位置下达至各镇,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发挥规划刚性管控作用,规范项目选址和用地报批程序,加强对项目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情况的论证、审查,严把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审核关、耕地占补平衡责任关、耕地占补数量关和质量关;组织各镇按时编制申报年度“进出平衡”方案,保障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同时,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及时分析综合监测数据、下达耕地恢复任务,由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进行工作调度督促,今年以来已恢复耕地1277.86亩。

  从严执法监管:乱占耕地一寸不让

  今年以来,昭化区自然资源分局虎跳所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太公镇太平村某木材加工厂涉嫌未经审批非法占地的违法问题,及时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并通报区自然资源综合执法大队。经查,该项目业主为从事木材加工经营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约1亩属实。通过与业主多次沟通交流,最终业主认识到错误并及时停止违法行为,拆除了已建设的构筑物并恢复永久基本农田。

  “严起来”“长牙齿”,近年来,昭化区通过增加巡查频率、加大巡查力度,结合耕地卫片、群众举报等方式,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早查处”。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规范引导各类用地依法依规审批,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的底线。

  “李队长,虎跳镇养牛棚违规占地这颗‘钉子’拔掉了。”今年7月底,昭化区自然资源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李宏军接到同事电话心里踏实多了。虎跳镇养牛棚项目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属于2022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之一,经过昭化区自然资源分局工作人员近4个月反复劝诫引导,养牛棚负责人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并及时恢复了占用的200平方米永久基本农田。

  今年以来,昭化区强力推动违法问题整改,通过专报、提醒、督办、约谈等措施压实整改主体单位的工作责任,加强业务指导,对符合规定报批或备案条件的,严格按程序履行报批(备案)手续,推进各类用地依法合规,对需要拆除复垦的限期完成、严格督办。今年已完成存量违法用地问题整改“清零”行动问题整改172个,面积214.87亩,2022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反馈的1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待上级核查后即可销号。开展动态巡查300余人次,罚款1234.0837余万元,退还集体土地34945.14平方米,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切实维护良好的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秩序。

  坚持建管并重:新增耕地一分不假

  保护现有耕地很重要,开发复垦耕地更加重要。

  2023年5月4日,广元市土地开发复垦项目现场会在昭化区召开。与会人员一行到昭化区红岩镇金牛村土地开发复垦项目施工现场进行观摩,听取了昭化区自然资源分局关于土地开发复垦项目推进情况的汇报,了解项目推进中的经验做法。

  “通过现场观摩学习,学到了很多经验做法。我们将学以致用,稳步推进朝天区耕地保护工作。”经过观摩学习,朝天区自然资源分局耕保负责人付康宁表示受益匪浅。

  近年来,昭化区有序安排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积极推进补充耕地项目实施,狠抓历年补充耕地项目整改,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土地开发复垦项目11个,预计今年10月全面完工,可取得占补平衡指标约3800亩,支持项目建设使用占补平衡指标。

  连日来,在昭化区红岩镇长梁村土地复垦施工现场,施工方忙着对最后边角土地进行平整处理。现场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一派忙碌景象。

  “长梁村复垦工作已接近尾声,完工后我们准备种植大豆,不仅有收益还能让土壤更加肥沃……”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红岩镇副镇长林海表示,全镇包含长梁、坪林、金牛等地复垦项目,目前已完成总任务的70%,项目完成后将复垦耕地1100余亩。为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林海时常奔赴田间地头,对项目建设、耕地使用等情况进行全面监督。

  今年以来,昭化区同步加快17个增减挂钩项目验收,严格按要求落实农作物栽种,其中9个项目已完成省市指标联合核查,8个项目已完成区级验收,正在申请省市指标联合核查。

  目前,昭化区正积极探索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整体推进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复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垦造水田,集中力量解决乡村耕地碎片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等问题,为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先行区迈出自然资源的步伐。(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