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罗江:“新农人”成“领头雁” 带动村民户均增收5000余元
2023年09月04日 19:1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4日电 (罗洋)在德阳市罗江区调元镇顺河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新农人”——杨洪军,他是四川泰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江县三麻子青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而杨洪军最广为人知的,是另一个称谓——罗江优秀返乡创业人才。

  据了解,2012年初,杨洪军初次接触青花椒,就被青花椒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深深吸引,“这可能是当时最好的创业机会了!”杨洪军回忆道。于是,杨洪军联系到本村同乡左海全,两人迅速碰撞出火花,并达成共识:既然青花椒产业潜力巨大,为什么不回到家乡去发展呢?

  说干就干,2012年4月,杨洪军、左海全二人带着300万元资金和学到的青花椒种植技术回到调元镇顺河村,向当时的村支部书记贾兴泉表明自己的决心和态度。很快,杨洪军组织成立了泰丰源农业公司,在顺河村两委的积极协调下,启动了青花椒基地建设,通过流转闲置土地和开发荒山荒坡,在2012年底,建成了青花椒一期基地2500亩。

  “一期基地我们自己做,做给老乡看,看到效益了,我们再带领老乡一起做!”杨洪军的话很朴实,却也很实在。

  2014年,青花椒试挂果,产业效益初显。次年,杨洪军带领顺河村村民新发展青花椒产业3500亩,建立“公司+农户+专合社+基地”的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机制,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让农户充分享受产业效益。至2019年4月,杨洪军带动本镇酒垭村及周边金山镇中华村、千鱼欢村农户种植青花椒3000余亩。

  此外,为方便椒农销售青花椒,杨洪军还成立了青花椒交易大厅,并新建冻库一座,存储能力50吨;新建青花椒油加工车间一座,日产青花椒油4吨;改扩建烘干室28座,日处理青花椒80吨,并自主研发改扩青花椒烘干新工艺运用到生产中,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据统计,通过“新农人”杨洪军返乡发展青花椒产业,罗江区调元镇现已建成万亩青花椒产业园,顺河村村民就近务工收入高达360余万元。

  截至目前,调元镇顺河村6000亩青花椒都已进入挂果期,年产鲜花椒2200吨,产值3000余万元,村民年务工收入500余万元,户均增收5000余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