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纳”份爱护未来 泸州纳溪教师“援稻”再出发
2023年09月06日 13:4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6日电 (刘跃先)金秋九月,又是一年开学季,新一批泸州纳溪教师千里奔赴稻城,为助推稻城教育事业发展接续奋斗。新一批稻城莘莘学子满怀憧憬到纳溪,只为圆梦学业。“纳稻”两地携手奋进,同心共筑稻城学子健康成才之路,再续“纳稻”亲情。

 新一批援稻教师合影。纳溪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新一批援稻教师合影。纳溪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初心不改再续高原援藏情

  “援藏工作是使命,是责任、更是一份情怀。大家放弃家乡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远离家中亲人,义无反顾到稻城,为稻城教育事业发展贡献纳溪力量,希望大家积极作为,在援藏路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9月3日,泸州纳溪旅游景区党工委书记,挂任稻城县委常委、副县长,结对帮扶工作队领队郭辉洋向新一批援助稻城县的教师们表达了殷殷嘱托。

  帮扶先帮“智”,帮“智”“教”为先,为全面抓好教育帮扶工作,泸州市先发带后发结对帮扶稻城县工作队(第七批援藏工作队)以“组团式”援教工作为抓手,实施“卫健护苗”、校园文化浸润、升学就读帮扶、“三交”促进四大行动,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稻城县学校校舍和学校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9+3”教学模式受益的稻城县学生达到了659人;先后设立了480万元的助学基金,全部支助稻城特殊困难农牧民学生和品学兼优的困难家庭学生;通过“传帮带”,完成稻城县百名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有力助推了稻城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郭辉洋说:“我们将坚持力度不减、劲头不松、标准不降的原则,让纳溪的‘把教育办好、让教育好办’理念在稻城生根、发芽、结果,全力推动稻城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新一批援助稻城的15名教师已全部到岗,教师们也全身心投入到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躬耕教育再续浓浓师生情

  郭小平是纳溪区的一名优秀教师,在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26年。作为援稻队伍中的“老兵”,深感援藏工作使命光荣、责任在肩。2022年至2023年,一年的援藏生活,郭老师早已和孩子们结下深厚师生情,“这里条件艰苦,孩子们上学要走很远的路,看到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和渴求知识的眼睛,有时候真要动容落泪,真不忍和孩子们分开。”郭老师说。虽然一年的艰苦高原生活让郭老师直接瘦了20斤,但为了维系和孩子们的师生情,郭老师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再次加入了2023年至2024年的援藏队伍,继续为稻城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目前,郭小平老师被安排在了稻城县赤土乡贡岭小学,为3个班的孩子们教学。

  郭老师只是援藏工作的一个缩影。援藏工作队的教师们怀揣对高原的热爱,克服高原缺氧造成的身体不适,尽心尽力做好本职教学工作,运用泸州纳溪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与当地教师精诚合作,深挖教学潜力,提高稻城教师的教学水平,努力促进受援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千里援藏路,浓浓援藏情。援藏教师们带着纳溪区全体教育人的嘱托和期望,接续扬鞭挥洒雪域教坛,用青春和汗水谱写援藏新篇章。(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