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龙马潭:甘为孺子育英才 唯愿凉山教育兴
2023年09月10日 11:5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0日电 (杨柳)有这样一种信念,把教书育人当成毕生事业,兢兢业业传道授业解惑;有这样一支队伍,为民族教育振兴离乡千里,在大凉山深处播种希望;有这样一只领头羊,带领团队艰难跋涉,只为点亮彝区孩子的求学梦。他就是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化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姚能平。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2021年8月,姚能平肩负“省内优质学校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县中小学校”使命,带领“校联体”援彝教师团队,支教普格县荞窝镇中心校并担任学校校长。拥有33个教学班、1730多名学生的荞窝镇中心校,存在诸多问题成为帮扶队的“拦路虎”。学生来自14个县33个乡镇,路途遥远就学难;学生家庭人口众多,留守儿童多;师资力量薄弱、管理单一不到位。面对种种困难,他没有退缩,毅然担负起拯救民族地区薄弱学校的重任。

  肩负使命,任重道远。姚能平带领队伍逆行而上,将龙马潭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率先探索的好经验等引进普格县,分三步走,开始大刀阔斧的教育教学改革。通过集中教学教研、联系龙马潭送教团到普格集中送教等举措,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精心打造高效课堂、魅力课堂、活力课堂,让孩子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心理辅导、礼仪课堂、德育课程,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积极开展阳光大课间、篮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以丰富的社团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两年间他带领援彝的同志们走村入户家访数十次、送教上门20余次,成功劝返辍学生8名。

  通过两年“校联体”教育帮扶模式的探索,在姚能平校长的带领下,荞窝镇中心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环境优美整洁,管理整齐划一;学生晨读、午休、就餐、卫生打扫等基本实现自主管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强;教育教学质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成功甩掉全县倒数第一的帽子,获2022-2023学年年度教学质量二等奖。普格县艺术节中,学校选送的节目获得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学校大课间活动在凉山州中小学评比中获三等奖。荞窝学校被评为四川省“校对校”帮扶先进集体;姚能平校长被凉山州委、州政府评为优秀支教教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姚能平校长带领着援彝教师团队,走在支教扶贫的第一线,肩负着民族教育振兴的艰巨使命,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以教育帮扶点亮乡村振兴之路。(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